1

秦可卿死后,秦家为何接二连三死人,养父秦业到底受了怎样的屈辱

秦可卿死后,秦家为何接二连三死人,养父秦业到底受了怎样的屈辱
2019-08-08

秦可卿死后,秦家为何接二连三死人,养父秦业到底受了怎样的屈辱

秦可卿天香楼殒命后,通过脂砚斋的评语及种种迹象表明,她的死亡并非自然死亡,而是突然暴毙。

秦可卿死后出现了种种异常,在公公贾珍高调、无耻地“高调秀恩爱”的同时,养父秦业则不置一词,如同隐形人一样,在送葬的队伍里,例行差事般地走了几天过场。

秦业的表现,很容易给人留下对秦可卿漠不关心的印象。

秦可卿的葬礼上,秦业只出现了2回,一是刚刚死亡后,秦业和秦钟既尤氏的几个亲眷赶到宁国府奔丧,一次是出殡时,秦业跟随着大部队,坐着轿子往铁槛寺送秦可卿往寄灵地埋葬。

秦业的这两次出现,曹翁都是一句话淡淡带过,他的存在感很低。

null

那么,秦业为何这么平静地参加女儿的葬礼,秦可卿突然死亡,丫鬟瑞珠以触柱的方式自杀,面对这种种异常现象秦业为何能如此平静?难道真的是秦可卿是从养生堂抱养来的养女,对其没有感情?

"源易缘”认为不是的,秦业不但对秦可卿寄予厚望,并且对这个女儿有着很深的感情,秦业虽然只是养父,但却是红楼人物中难得一见的好父亲,可以说他对女儿的爱不啻于林如海和甄士隐这两个中国好父亲。

“谁知近日水月庵的智能私逃进城,找至秦钟家下,看视秦钟。不意被秦业知觉,将智能逐出,将秦钟打了一顿,自己气的老病发作,三五日的光景,呜呼死了。”

这里提到秦业是老病发作,他的老病是什么呢?应该就是秦可卿的死让他得了病,而这次智能和秦钟的私情勾起了他的老病。

秦钟把老父气死了,其实气他最深的却是女儿秦可卿,可以说秦业这个老父亲,是生生被两个儿女气死的。

null

那么,既然秦业得知女儿死因后气到大病一场,为何在秦可卿葬礼上,秦业却选择默不作声,把巨大的伤痛和愤怒隐藏了起来?

“源易缘”认为秦业选择隐忍,是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贾珍给了秦业一大笔钱,这笔钱是封口费。

秦业在秦可卿死前,家里连24两银子都是东拼西凑出来的,但在之后家里却留存了3、4千两银子的巨款。这笔钱是哪来的,曹翁没有明说,但在秦业为数不多的几次出场里,却算了这样前后悬殊的两笔账。而这两笔账中间恰好隔着秦可卿的葬礼。这笔钱极大可能是贾珍给的补偿费。

而且这笔补偿费是悄悄给秦业的,因为贾母在秦钟死后,还帮衬了几十两的银子和奠仪,这显然,秦业和贾珍的交易是秘密进行的,要不然贾母给出这个钱。

这笔补偿费是秦业在葬礼上不哭不闹,一切按规矩办事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却不是主要原因。

二是秦可卿的死因让养父秦业羞于开口,也不敢开口。

如果单从秦业要了贾珍的巨额银两就说他是爱财如命的世俗之人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秦业从根本上说应该是一个爱惜名誉胜于财富的清贫文人。

null

在第8回,秦钟因业师死了,秦业就想让儿子去师资力量更雄厚的贾家义学里进修,秦业对唯一的儿子是报以厚望的,不料却事与愿违。

“只是宦囊羞涩,那贾府上上下下都是一双富贵眼睛……说不得东拼西凑的,恭恭敬敬封了二十四两贽见礼,亲自带了秦钟来代儒家拜见了。”

从这短短几句描述中,秦业是一个清贫小官,宦囊羞涩。但虽然没钱,秦业却爱惜羽毛,不愿让贾家族人说他沾女婿的光,宁肯自己为难。

试问,这样爱惜名声,做人有原则的人,何以会贪恋贾珍的银子呢?

秦业接受贾家的银子,无非是贾珍让他不要声张秦可卿的死因和他自己不愿败坏女儿名声,不愿自己让人指脊梁骨。

再者以宁国府的人脉势力和贾珍的为人,秦业不接受赔款缄口,也不现实。

null

但最终,秦业虽然吞下了屈辱,但终归这打击太沉痛,以致于秦可卿葬礼过后,就大病一场。

秦可卿死后,智能儿又找上门来找儿子秦钟,屈辱之下,秦业最后被活活气死。

面对秦钟重蹈秦可卿覆辙的做法,秦业下狠手打了秦钟,真的是把儿子打了个半死。秦业死后,秦钟不久也撒手西去。

让人悲哀的是,秦钟尚未断气,两个远房的婶婶兄弟就来分绝户产业了。

正所谓“早知日后争闲气,岂肯今朝错读书”,这句话正是秦业知道儿女命运后最想说的一句话,早知高门大户的贾家是如此不堪,他不会送秦钟去学堂,更不会送秦可卿高嫁豪门。

就此话题,您有哪些看法或高见,欢迎留言互动。

参考书目:《红楼梦》120回通行本、《红楼梦脂砚斋批评本甲戊本》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也可通过邮件或页面下方联系我们说明情况,内容由观察者号注册发布,中国经济观察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个人、组织不得利用平台发布任何不实信息,一切法律后果都由发布者自行承担。

内容右侧1
内容右侧2推荐新闻上

推荐新闻

内容右侧3 精彩图片上

图片故事

内容右侧1
内容页右侧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