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相声博士李宏烨已被纳入中国文联?作品积极不代表说的就是相声

相声博士李宏烨已被纳入中国文联?作品积极不代表说的就是相声
2019-06-14

6月12日,交大博士李宏烨更新的一条微博引发了网友一连串猜想。内容上很简单:“第一次走进文联,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配图则是晒出了与姜昆、戴志诚、黄宏、刘金霏、应宁等人的合影。难道李宏烨真的被吸纳进中国文联了?会是中国曲协主席姜昆钦定的吗?甚至有网友吐槽称“不会说相声的都进了文联”。

经求证后发现,该消息并不属实,种种猜想都是子虚乌有。李宏烨既不是中国文联成员,也不是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之所以“走进文联”只是去参加由中国文联举办的相声欢乐颂主题采访创作活动。至于日后李宏烨能不能进文联还是要以作品来评判。

自去年《相声有新人》掀起的舆论热潮后,李宏烨夫妇以及其一手创办的新语相声社可谓风生水起,各类演出邀约接二连三,社团也逐步走上了正轨。虽然批评质疑的声音始终不绝于耳,但李宏烨仍然坚持着对相声“标新立异”的执念。从最近一年来看,他所带领的新语相声确实推出了不少积极的新相声作品。其题材涉及环保、校园暴力等社会热点问题,演出效果也得到了一分部观众的认可。但幽默不等于相声,相声只是幽默的一种表现形式。而李宏烨的团队所创作表演的形式不能称之为相声。当然,将它归为脱口秀或对口词也不准确。只能暂且定义为公式相声。

一段作品能被称为相声,起码要有三翻四抖,这是组织包袱最基本的手法。显然在李宏烨的绝大多数作品中是没有遵循传统相声规律的。没有铺垫或铺垫内容与包袱无关,才导致 “夹生”的包袱演员抖不响,观众逗不乐。作品题材好固然重要,但没依托相声的形式表现同样不能称为好相声。

抛开相声创作不谈,为何还有很多观众对李宏烨的表演产生抵触?问题在于表演细节。比如,博士夫妇早期登台时习惯性“踩藕”,这是相声门一句行话,即演员在台上没有站相,身体左右摇摆不定,也称“踩水”。作为有师承门户的相声演员 ,师父是一定会告诫自己徒弟,这是毛病,必须要改的。 另外, 演员戴眼镜上台、用手指台下观众等习惯在过去相声门里也是绝对不允许的。除此之外,几乎新语相声的所有演员都存在一个通病,表演时很少与观众有眼神交流,更谈不到表演过程中配合段子内容的使神儿、使相儿。

现如今已经是上海曲协会员的李宏烨,倘若想得到同行和观众的普遍认可,先要理解相声为什么要讲究铺平垫稳、三翻四抖。一味否定传统的盲目创新或许只能迎来更多受众的否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也可通过邮件或页面下方联系我们说明情况,内容由观察者号注册发布,中国经济观察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个人、组织不得利用平台发布任何不实信息,一切法律后果都由发布者自行承担。

内容右侧1
内容右侧2推荐新闻上

推荐新闻

内容右侧1
内容右侧3 精彩图片上

图片故事

内容右侧1
内容页右侧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