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抗疫路上,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抗疫路上,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2020-07-23



作者:王小胖
有这么一群人,远离家乡故土,来到千里之外的新疆,他们平时各自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工作着。当乌鲁木齐疫情卷土重来,需要我们携手携手共克维艰的时候,,他们不再平凡,今天他们是社区的志愿者的领头雁,明天他们是防疫一线的排头兵。他们不是医院的医护人员,他们只是在新疆职场工作的普通人,但是面临这场大考,他们知道,人民需要他们,国家需要他们,所以他们站出来了,用实际行动在疫情防控这个冰冷的战场,散发他们的光与热,为需要帮助的人送去温暖,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志愿者。
 

王琪飞只是众多志愿者中最不起眼的一位。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这个90后的甘肃静宁小伙子一直坚守在公益岗位上。自年初疫情发生以来,他积极发动家乡的父老乡亲们为武汉捐赠苹果。此外,他利用工作空闲时间,在老兵公益组织下,经常在乌鲁木齐高铁站进行志愿者活动,协助高铁站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维护铁路交通秩序、服务来往旅客,用实际行动帮助过往群众解决困难。
 
当这个七月疫情突袭乌鲁木齐时,王琪飞第一时间主动联系社区申请做一个抗疫志愿者,并在老乡群里积极号召更多有爱心的有热心肠老乡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在他的号召下,越来越多的老乡加入到其所在社区的志愿者活动中去。

 

赵飞龙,一位58岁的老人,一直热衷公益事业,来到新疆44年。当疫情来袭时,他每天晚上上班,下班了做公益。上完夜班,他带领两名志愿者,为留观人员消毒,送菜,倒垃圾 ,并协助社区工作人员接电等工作,每天从早上九点到晚上十点半,一天都没落下过。

 
刘爱玲是众多志愿者的一名,疫情发生时,同样在第一时间向社区申请要当抗疫的志愿者,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尽最大努力为社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居民购买蔬菜,生活用品,不怕苦,不怕累从清晨到一直深夜,始终与社区工作人员奋战在一线。她说,我是党员,我奉献,我快乐。
 

张新,一名娱乐行业工作者,当疫情来袭时,他并没有因为疫情给他带来巨大损失而烦恼,所在社区老年人偏多,年轻力壮的他,选择第一时间去社区当志愿者,协助社区工作人员,为居民买菜、买药、生活必须品,送居民去医院,帮助居民倒垃圾等,并号召社区的同事,一起为居民服务。
  
在平凡岗位上工作的静宁人,更多的人自发地参加到志愿者活动中去,奉献自己,温暖他人。或许他们只是当下社会最平凡的一员,但他们的爱心和热情,以及不怕苦,不怕累,奋勇逆行的精神却是此时此刻最温暖人心的力量。
 
他们的家乡在千里之外,却把一腔热血献给第二故乡新疆这片热土,他们就像爱家乡静宁一样,他们深爱着新疆,将静宁人的纯朴,静宁人的乐于奉献精神感染着周遭的本地人与外地人。在全疆万众一心齐心抗疫的特殊时期,他们何尝不是“最可爱的人”?
 
在抗击疫情的路上,爱在继续延伸,情在持续传递。爱的光源需要聚合,更需要发散,这群年轻的志愿者也期待更多热爱新疆的人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中,让爱的光芒发散更远更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也可通过邮件或页面下方联系我们说明情况,内容由观察者号注册发布,中国经济观察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个人、组织不得利用平台发布任何不实信息,一切法律后果都由发布者自行承担。

内容右侧1
内容右侧2推荐新闻上

推荐新闻

内容右侧3 精彩图片上

图片故事

内容右侧1
内容页右侧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