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5月市场疲态初显,网络电影如何继续“挣得高分”?

5月市场疲态初显,网络电影如何继续“挣得高分”?
2020-05-25

作者 / 苏苏

2020年1—4月,院线停摆,网络电影迎来特殊的发展“窗口期”。

5300万+行业新纪录诞生,近30部破千万作品云集,无论TOP项目还是整体表现,都让发展6年的网络电影第一次获得“直线加速”。

但单片的爆款成绩依然掩盖不了网络电影内容本质不足的问题。随着大众文娱消费秩序的逐渐恢复,5月的网络电影市场下滑趋势明显,后劲稍显不足。或许,在网络电影真正成为观众文娱消费的刚需之前,我们更应该冷静看待市场前4个月的数字狂欢——若要为产业带来持续稳定的有效价值,仅仅靠笼络网络电影固定受众“圈地自萌”是无法实现的。

当网络电影持续在强类型、大视效层面做比拼,它的下一个增长点和发力点在哪里?当传统影视公司、专业电影人纷纷入驻网络电影这块价值洼地,他们又将怎样推动行业升级?当网络电影进入内容生态下半场,如何实现口碑票房双丰收带来正向行业循环?

如何兼顾“院线”品质与“网生”受众品味?

不可否认,在大环境的催化下,当前网络电影与院线电影的边界进一步模糊。从策划、制作到营销,越来越多网络电影开始按照院线电影的标准和流程打造,无论作品质量、投资体量还是知名演员的参与度都大幅提升。

上线43天,《奇门遁甲》以接近院线标准的制作品质,同时真诚尽职地“服务”于网生市场及电影观众,一跃成就行业新的票房纪录。在总制片人李思文看来,作为强商业类型片,影片的高品质内容是基于高体量的投资成本,在剧本、制作、演员等整体品质上全方位的升级。

同为2017院线版编剧,2020版《奇门遁甲》也是编剧杨秉佳的第一部网络电影作品。影片在故事结构,人物成长弧线上的完整呈现,给口碑破圈传播埋下了坚实基础。

创作之前,杨秉佳参考了相关网络电影的用户数据和一些能刺激到用户观看的画面和元素,“项氏兄弟导演给我的信任挺大的,他们允许我先去发挥,之后再选取觉得合适的部分加以放大。我们把这些画面和元素加进去,跟故事结合,让它显得不突兀,一起用电影创作的方式和规律解决。”一言以蔽之,即“故事层面符合电影创作规律,并且又和网络受众结合。”

而关于《奇门遁甲》在专业影评网站上赞誉颇高的开场名场面,杨秉佳自认并没有特别限定考虑网络受众观影品味来创作。

他阐述,不管院线还是网络电影,在奇幻、玄幻等的大类型里,开场都要有特别能抓住观众眼球的画面。这是由电影类型决定的,院线电影也是同等操作,需要不停带动观众。“所以我觉得它(开场)不只专门为网络电影用户考虑,但刚好契合常规向的网络电影创作规律。”

也许,网络电影充分考虑网络受众观影品味,这并非原罪,相反却是一种尊重创作的思维。“创作者想捕捉观众的心思,本身没错。区别在于怎样去捕捉,怎样去影响。用一些很廉价的手段,和以一些很高级的创作方式、手段去影响,继而能达成剧作上的圆润自洽,两者有着本质不同。”杨秉佳表示。

而在对于《奇门遁甲》这类大头部项目的目标受众的思考上,李思文却另有观点。

随着电视端崛起,流量激增。来自智能电视大屏端的观看已成为网络电影分账票房新的增长点。数据显示,《狙击手》《特种兵王3》等中年男性向的网络电影在电视端的观看量已逼近50%,2020年第一季度,爱奇艺网络电影电视端票房贡献量增长趋势同比提升55%。

李思文表示,当前视频平台的用户基数越来越大,平台在电影品类的运营中也意向去网络化。一些智能电视端的大屏观众年龄层也在增加,所以奇树有鱼在一些特定创新性、属意商业进阶等的项目上,考虑的目标用户就是整体的电影观众,并不仅局限于网生代专门观看网络电影的受众。

“我们不能只盯着网络电影目前的有限市场,依赖用户的喜好做一些同质化的题材来赚取利润”,更多基于“扩大受众化”的标准,“要求网络电影在内容层面上,是否像真正的电影一样给予人一些情感上的抒发,满足用户的情感预期”。这是基于内容的升级,让影片在综合品质上的艺术价值更高。

诚如李思文所言,作为强商业类型片,网络电影《奇门遁甲》完成了观众预期内诸多层面上的满足。“时刻保持对观众的敬畏之心”,网络电影才能达到口碑上的引领和商业上的更高成就。

专业人才入局,

网络、院线如何保持“和而不同”?

关于创作,导演林珍钊有一个直给有力的观点:“网络电影没有前6分钟,你(创作者)只有前30秒。”他认为,网络电影和院线电影不一样,第一感官非常重要。所以更应该用前30秒足够新鲜刺激的“开画画面”留住观众。

在制片人魏君子看来,经验丰富的网生代内容团队很了解自己的优势,了解观众市场,也懂得自己的“产品”卖什么。一如项氏兄弟团队在《奇门遁甲》项目上的技巧发挥——他们把美术、特效的优势放大,专注视觉效果,增加对观众的吸引力。魏君子高度认可这是网生代电影人的努力。

网生团队自带产品思维,他们有高度的“性价比”概念,在强类型上可以最大化发挥自身优势。传统电影人的创作则更倾向于作品思维。

而当网络电影逐步迈入内容生态下半场,若要以内容品质取胜,除去能花钱在视效层面解决的难关,接下来拼的就是团队在故事上的深入。未来,从依靠大视觉吸睛,到以故事、情感动人,从抓住观众眼球,到走入观众心里,网络电影需要更多把作品思维和产品思维相结合。

发轫于传统院线电影端,从18年初涉网络电影至今,魏君子与杨秉佳等创作人一行目前成立了一家名曰“轻刀快马”的公司,着意深耕网络电影市场。日前,公司第三部作品已拍摄完成。

他们看准当下网络电影制作水准越来越高,制作投入越来越大,市场也在摸索、试探多样类型的故事,这利于“轻刀快马”公司在“小而美”内容的尝试上,有较大发挥空间。其次,网络电影周期短,创作者很快能将自己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快速反馈到下次创作中,从而提升创作能力。“院线电影的周期很长,我们同时也在做。”杨秉佳表示。

诚然,网络电影需要专业的内容团队入局,以突破行业既往创作中一些不合理的旧规。而专业电影人也需要适应网络电影的创作规则,才能带来有效改变。

在杨秉佳看来,专业电影人入局网络电影,最重要的自觉意识就是不要拿院线的创作思维来衡量网络电影。因为网络电影和院线电影是两种产品,观影人群、观看方式,甚至观众对待作品的态度都不一样——网络电影是服务型,创作者要不断“服务”,观众才会看下去。而建立在强社交属性上的院线电影是消费品,有着观众主动找内容的消费心理。

其次,目前网络电影还属于强类型片市场,有一些特定的题材天然更亲近某部分人群。所以,切忌专注在故事单一维度上的精彩完整,而忽略了叙事节奏、服化道、后期特效等其他部分对观众的服务和满足,以致“偏科”非常明显。“观众的审美品味肯定会越来越高,但目前的网络电影环境还不允许这样做。”

正向意义上,杨秉佳认为专业电影人对网络电影行业最大的提高是审美。他们会把一些噱头元素用创作的规律做很好的包装,让观众从审美上认为这是一个很精良的作品,才会愿意继续去了解表演、人物、故事等。其次,专业电影人在从剧本到成片的过程中,也尽可能会保证影片故事和制作的完成度。

总之,期待未来,专业电影人带着审美、带着专业素养、带着题材革新的意识,以创新元素/重磅类型影片,将网络电影的辐射人群扩大到更广泛的观众群中。

试错成本激增,

成熟期入场需规避的误区雷区

发展6年,网络电影从最初的十几、几十万成本,到现今头部影片的几千万,投资体量不断攀升的背后,也折射出网络电影试错成本的翻倍。

但不少业内人士对网络电影的理解仍然存在偏差。李思文近来接到诸多影视公司转型做网络电影的合作案例,这些项目书内容的大多配置为:古装戏里一定有条大龙,现代戏动辄必含动作、喜剧元素。“揉杂了很多所谓网络电影观众喜欢的热门元素。”

网生代公司和团队一路浮沉,积累了大量对于项目类型和市场观众的多面认知。在网络电影市场成熟期入局的“新人”,此时更应该注重影片在类型上的探索深耕、内容上的开拓创新和主题思想上的表达升华。

其次,李思文表示,万不可认为网络电影的表达尺度很大(大于院线)。因为现今每个家庭的孩子都可以轻松接触到网络。“相比影院,线上网络更广泛面向心智可能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一些比较暴力、血腥,以及对于人性探讨,表达过于阴暗的影片,都可能是重点审查对象。”

被问到目前网络电影市场中的不合理弊端,李思文希望每个项目在前期筹备的时间可以更长一些。“内容产业一定要在前期工作上做得更扎实,这样拍摄过程中团队才可以专注创作,而不是还要考虑诸多制片层面的问题。”

其次,对于现今大众认为的网络电影表演短板问题,李思文坦言,很多演员的能力其实足以支撑起塑造这个人物,除了一些剧作上的不完善,也可能因为他们为角色准备的时间很短。“实际上演员也应该提前到剧组做相关准备,主创之间有充分交流,包括一些预拍摄之类的机制,也可以逐步建立完善起来。”

除了演员表演上新的升级,杨秉佳希望在网络电影创作中少一些来自“大数据”层面的强行干扰,以及杜绝因制作周期压缩来反逼剧本的创作时间。“轻刀快马’就在尝试作出改变,无论原创剧本还是IP改编,一定是先做出剧本来,之后再去匹配相应资源,再制作成片。”

继往开来。站在2020上半年“复兴”之路的起点,网络电影走向“内容生态”下半场,迎接深度调整与转变,一起期待它更好的繁荣。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也可通过邮件或页面下方联系我们说明情况,内容由观察者号注册发布,中国经济观察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个人、组织不得利用平台发布任何不实信息,一切法律后果都由发布者自行承担。

内容右侧1
内容右侧2推荐新闻上

推荐新闻

内容右侧3 精彩图片上
内容右侧1

图片故事

内容右侧1
内容页右侧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