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专家:汽车限购不是解决城市拥堵的办法,可以征收拥堵费

专家:汽车限购不是解决城市拥堵的办法,可以征收拥堵费
2020-04-27

上海财经大学常务副校长 徐飞

出品 | 搜狐智库

编辑 | 胡萌

近日,GDP第一大城市、全国经济中心上海正式发布了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政策,决定在2020年全年直接释放4万个牌照指标,远远高于深圳的1万个插电式混合动力小汽车指标、杭州的2万个小客车指标。如何看待上海此次的大手笔?作为风向标的上海,是否会影响其他城市放松限购?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石磊表示,上海增加牌照指标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是反映民众的意见,提高牌照的竞拍成功率;二是刺激汽车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并进一步借助汽车销售,带动整个产业链的供给。

石磊强调,过去汽车制造业对上海的贡献率一直较高,但近几年汽车市场发展不景气,很多中低端制造业由于劳动力成本、地租的问题逐渐外移,上海对服务业的依赖度进一步提高。

“现在服务业受疫情影响较大,所以提高大众消费,尤其是汽车这样的大额消费显得更为重要。”石磊表示,相当于在供给和需求两侧同时发力,一方面通过降低门槛来增加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对汽车制造业的服务方式进行改进,及补贴等公共政策的落实来促进供给。”

值得注意的是,城市对限购的考虑,更多是从城市治理、交通压力和大气环境等角度来考虑。上海放松限购,难道不担心交通拥堵吗?

石磊指出,在人流量、汽车和其他交通工具的替代关系不变的情况下,大量放松对汽车牌照的管制,一定会加剧交通拥堵。但从上海来看,人口密度高主要集中在浦西,而现在竞拍意愿强烈的人群主要是非核心区及城市周边人群,所以放松牌照对城市核心区的交通不构成显著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陈甬军表示,上海本地牌照本来就有行情,现在经济下行叠加疫情营销,政府适当放宽牌照有利于刺激汽车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但不可能全部放开,我们更多是选择了一个平衡,既拉动了汽车销售,同时不至于加剧拥堵。” 陈甬军表示。

如果全面放开限购,消费者用脚投票是否会更有利于市场的发展?

上海财经大学常务副校长徐飞向搜狐智库表示,消费者买不买车,选择什么出行方式,是消费者自己的权利。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希望通过限购、限行来缓解城市拥堵问题,可以理解。但是限购不是解决城市拥堵的根本方法,治标不治本。

徐飞强调,发展公共交通是目前解决交通拥堵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发展绿色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涉及一个博弈问题,有时候是不得已而为之。”徐飞举例表示,我们希望通过采取限行的方法来减少车流量,但出行是刚需,限行的效果并不理想,不少人在限行下会选择购买第二辆车,反而增加了城市汽车保有量。

徐飞认为,遵循市场的规律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政府不能用行政手段简单干涉。他表示,交通拥堵是全世界大城市的通病,建议借鉴伦敦、巴黎等大城市的做法,对进入核心区域的车辆征收进城费或拥堵费,或是加大停车成本。“在城市核心地区开车的人,相比选择公共交通的占用了更多的城市资源,理论上要付出更高的成本。”

“如果公共交通系统非常发达、便捷、准时、人性化、智能,消费者干嘛去开车?”徐飞表示,大家会趋利避害地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也可通过邮件或页面下方联系我们说明情况,内容由观察者号注册发布,中国经济观察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个人、组织不得利用平台发布任何不实信息,一切法律后果都由发布者自行承担。

内容右侧1
内容右侧2推荐新闻上

推荐新闻

内容右侧3 精彩图片上

图片故事

内容右侧1
内容页右侧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