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京市2020年高考加分政策:六类人分三档,最高档反无争议

北京市2020年高考加分政策:六类人分三档,最高档反无争议
2019-10-30

若问全国哪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的高考生最幸福,相信十有八九的人会把票投给北京。

作为首都,北京不仅坐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34所“双一流”建设高校,还有北京语言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一批实力不俗的特色“四非”高校。更让人羡慕的是,北京市高考人数长期在6、7万徘徊,2019年更是“破天荒”的下降到了5.9万,也难怪网上有“如果让我去北京参加高考,轻轻松松考个985”的言论。当然,这更多的是在“酸”,实际远没有想象这般容易。

由于北京高考始终给人不难的印象,所以但凡有任何“风吹草动”,就会受到格外关注。近日,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照顾对象审核办法正式对外公布,明确了六类人分5分、10分、20分三档加分。其中,部分类别加分考生引发较大争议,赶紧来看看吧!

加20分高考生(两类)——烈士子女和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

加10分高考生(三类)——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台湾省籍考生,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

加5分高考生(一类)——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市就读的少数民族考生。

北京市高考加分新政发布后,舆论争议较大的是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以及高中转入北京就读的少数民族考生,尤其是前者,被网友视为操作上名校的“漏洞”。反而是加分最高的两类考生,没有什么质疑声。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分数加在高考成绩总分上后向高校提供档案,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换言之,有可能某考生加分投档了,但高校仍不予录取,但相信这种概率不会太高,毕竟加分办法是经官方认可出台的。

新鲜出炉的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照顾对象审核办法中,除了对六类考生有不同档次的加分外,还明确了“平时荣获二等功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军人的子女”、“ 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和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等六类人,在达到有关高校投档线后,应给予优先录取的待遇。

高考加分政策早已有之,本意是从全局促进教育公平、招收特长人才、弥补招生制度中某些缺陷的举措,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反而引发了关于教育公平的争论。在越来越大的质疑声中,高考加分政策也在不断“做减法”,包括取消体育特长生和省级优秀学生等加分项目,时至今日已非常“精干”。不过,在“一分压倒千人”的大环境下,只要加分政策还存在,就总会有各种声音。

思考题:对于北京市新高考“六类人分三档”的加分政策,你怎么看呢?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也可通过邮件或页面下方联系我们说明情况,内容由观察者号注册发布,中国经济观察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个人、组织不得利用平台发布任何不实信息,一切法律后果都由发布者自行承担。

内容右侧1
内容右侧2推荐新闻上

推荐新闻

内容右侧3 精彩图片上

图片故事

内容右侧1
内容页右侧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