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每日优鲜进军乳业背后的隐忧

每日优鲜进军乳业背后的隐忧
2019-07-02

每日优鲜进军乳业背后的隐忧

文:能叔扯快消

“每日优鲜进军乳业的背后隐藏着资本对于盈利的渴求。”

每日优鲜要进军乳业了?

6月5日前后,据国内多家媒体报道,生鲜电商每日优鲜此前入股济南一只牛乳业有限公司,开始进军乳业,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每日优鲜认缴出资28.33万元,以56.76%的持股比例成为济南一只牛乳业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相关信息显示,济南一只牛乳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5月29日,注册资本50万元,经营范围涉及到食品、乳制品、饮料、塑料包装及容器的生产;非学历短期企业内部管理培训;进出口业务。

其实在4月份,每日优鲜就与光明乳业达深度合作,尝试涉及乳制品领域。每日优鲜华南区总经理刘澍对媒体表示,光明乳业拥有诸多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双方合作将进一步不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升消费体验。

事实上,进入2019年以来,以每日优鲜为代表的生鲜新零售们的日子并不好过。在资本趋冷的生鲜新零售赛道中,已经融资数轮的每日优鲜面临较大盈利压力。

由此不难猜测,此次每日优鲜入股一只牛乳业有限公司,一方面是加强对于加强乳制品供应链控制,另一方面也是在盈利压力下,寻求新的利润空间。

新零售光环不再,前置仓“重”模式下盈利未卜

实际上,自新零售概念诞生至今已有3年,在这3年风口期各式新零售概念花样百出,自盒马鲜生在马老师的一手点拨下率先进入赛道后,每日优鲜等玩家迅速杀入。在初期的以时间换空间的互联网打法失效后,察觉到零售行业之复杂的每日优鲜入局无人货架,便利购业务上线,而短短一年后,无人货架生意证伪,便利购业务也拆分独立。

其实零售业的复杂在于在SKU数量的复杂,在于供应链管理的复杂,同时更在于前端需求的复杂。认识到即使新零售也绕不开传统零售业的底层规则之后,每日优鲜开始探索在传统零售的基础上进行模式的创新。前置仓就是在平衡新零售与传统零售之间的一种模式上的创新。6月13日,在每日优鲜前置仓2.0版的发布会上,每日优鲜官方宣称,目前每日优鲜在全国拥有1500个前置仓。

不同于传统的零售业态,基于电商模式的新零售业态实际上突破了物理空间的限制,企图将生鲜领域中割裂的“孤岛市场”整合成为一个统一生鲜市场,以期通过规模化实现盈利的可能,而事实上,即使是创新的前置仓模式也存在着“重模式”的“通病”即在高额的资金投入下难以实现大规模快速扩张,而对于每日优鲜来说,短时间内通过前置仓覆盖至尽可能多人群是得以实现用户高速增长的重要前提。

在能叔扯快消(ID:zzd1312)看来,虽然此前每日优鲜宣称前置仓模式下已经实现单点盈利,但由于不同区域消费差异性的存在,事实上的单点盈利并不具备普遍意义。至于前置仓能否真正实现盈利,我们不妨来算一笔账。

以每日优鲜在北京的前置仓为例,据公开报道显示,每日优鲜在北京的前置仓成本约为5万元,而日销售额可达3万元,看似营收足以覆盖成本,但深入推敲后却发现没那么容易,事实上,前置仓的建仓成本由场地租金+人工成本+水电煤+第三方合作分成,而其中场地租金成本占主要比例。

对北京地租有了解的人可能会发现其中的漏洞,在每日优鲜5万元的建仓成本中,其中大概有3万元左右花在场地租金上,而这个租金价格只能选择四环、五环左右的库房,而在“快速触达”的前提下,4环外的库房显然无法覆盖足够的商圈和社区。即使选择相对“偏僻”的物业,但又怎样满足及时配送即时性需求?

其次,虽然每日优鲜声称,前置仓可以降低冷链成本,但实际上,在天气炎热的夏季,生鲜产品在非冷链运输环节中仍然有不可避免的损耗,虽然在传统生鲜领域也同样大规模存在非冷链运输的情况,但由此一来,在生鲜品质上,每日优鲜并没有建立起对于传统生鲜超市的优势。

在能叔扯快消(ID:zzd1312)看来,生鲜市场是个典型的长尾需求市场,就目前看来,在一线城市实现单个城市盈利,并不足以完全覆盖前置仓“重模式”带来的高成本,其次,每日优鲜的用户增长基于前置仓对于用户的覆盖范围,因此用户数量的增长与前置仓数量的增长呈正相关关系。

前置仓的高投入再加上日益增加的高昂的获客成本,即使是高毛利的生鲜行业也很难真正意义上实现盈利,而每日优鲜的前置仓模式能否跑的通的关键亦在于此。

联手光明乳业,入股一只牛乳,“乳业优鲜”指日可待?

其实,光明乳业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也可通过邮件或页面下方联系我们说明情况,内容由观察者号注册发布,中国经济观察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个人、组织不得利用平台发布任何不实信息,一切法律后果都由发布者自行承担。

内容右侧1
内容右侧2推荐新闻上

推荐新闻

内容右侧3 精彩图片上

图片故事

内容右侧1
内容页右侧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