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协和陈有信:抗炎治疗为何成为RVO-ME治疗不可或缺的环节?

协和陈有信:抗炎治疗为何成为RVO-ME治疗不可或缺的环节?
2019-06-20

文 / 周亦川 编 / 袁月

眼底病在眼病中是发病率非常高的一种疾病,也是影响视力最严重的。以占所有眼部疾病患者28%的网膜静脉阻塞(以下简称,RVO),目前在我国就有约740万人。RVO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极高,是每个眼底病医生都非常关注、期待药物创新突破的领域。

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常务副主任陈有信教授最近接受搜狐健康采访时表示,RVO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黄斑水肿(ME),这是引起RVO患者视力下降的最主要的原因。

RVO的第一个治疗靶点即为并发的ME,而目前常见的治疗方案是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药物。但是临床观察发现,仍有很大一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佳,水肿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追根究底,RVO-ME的发病机制除了缺血、VEGF因子水平升高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炎症因素,所以抗炎治疗理应成为RVO-ME治疗不可或缺的环节。虽然目前国内对RVO治疗并无相关指南和共识,但国际指南基于大量临床试验和临床实践结果,已经把抗炎治疗作为RVO的一线方案。

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是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原CFDA)批准用于RVO-ME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的激素类药物。陈有信教授表示,临床上对于抗VEGF治疗应答不佳、水肿反复发作,考虑发病机制为炎症因素的RVO-ME患者可以转换为使用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治疗。

针对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陈有信教授表示,炎症在多种类型ME的发病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很多眼底病大夫都使用过激素,对其有效性是肯定的,比较令人担忧的是继发的眼压升高、白内障等副作用。而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从全球数据来看,并发症相对少,眼压升高的比例远低于既往激素类药物,且都在药物可控范围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也可通过邮件或页面下方联系我们说明情况,内容由观察者号注册发布,中国经济观察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个人、组织不得利用平台发布任何不实信息,一切法律后果都由发布者自行承担。

内容右侧1
内容右侧2推荐新闻上

推荐新闻

内容右侧3 精彩图片上

图片故事

内容右侧1
内容页右侧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