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京新机场信息中心及指挥中心工程竣工 这个“最强大脑”将承载所有系统的核心工作

北京新机场信息中心及指挥中心工程竣工 这个“最强大脑”将承载所有系统的核心工作
2019-06-18

 千龙网北京6月18日讯 6月14日,被誉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最强大脑”的北京新机场信息中心及指挥中心项目,迎来了工程竣工验收的大喜日子。经过勘察、设计、监理、建设和施工单位等五方专家的检查联合,北京新机场信息中心及指挥中心工程建设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作为新机场的配套项目,北京新机场信息中心(ITC)及指挥中心(AOC)工程既是新机场开航的必要条件,也是新机场的数据处理中心、通信枢纽中心、运行指挥中心。

北京城建集团新机场信息中心及指挥中心项目负责人介绍,该工程总建筑面积31998.56平方米,由1号和2号建筑组成,均为框架剪力墙结构。2018年1月8日工程动工兴建,仅用16天就完成304根基础桩(桩直径800,有效桩长20米)施工,4月10日完成基础结构施工,5月30日实现主体结构封顶,9月15日完成二次结构施工,2019年1月27日ITC数据机房大楼的顺利完工交用,是城建集团在新机场片区所承建的所有项目中首个交付使用的单体工程,也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竣工的目标。

在施工中,针对机房专业性强,机电安装量大,系统复杂,子系统、分包较多,交叉作业多的特点,北京城建集团新机场信息中心及指挥中心项目部采取了多项措施:一是制定以空调机房、UPS机房、弱电机房等重要机房区域为关键路线为主线的策略,在流水段组织中组织相关区域、相关专业同步施工,优先保证;二是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入手,利用先进的施工工艺,超前谋划,加快工程进度;三是编制专项创优方案室外装修提前深化设计,合理安排深化设计图与机电图的衔接以及墙面、吊顶、地面的交叉施工安排;四是应用BIM对机电工程管线进行深化,整体考虑机电综合布线,提前进行碰撞分析,解决碰撞问题,减少误工;五是加强质量安全控制,成立了专门的质量及绿色安全控制小组,严格执行“三检制”,实行样板引路,每周定期召开技术质量、安全例会,在各施工班组之间定期进行评比,确保一次成优;六是加强统筹协调土建和机电、弱电的施工,保证机电末端与土建分格对位准确,避免相互损坏成品;七是聘请经验丰富的机电专家组成专家顾问组,对工程技术和管理难点进行指导把关;八是项目管理团队发扬城建铁军精神,已竣工目标为目标,加班加点地工作,确保圆满实现各节点目标。

据悉,ITC数据机房大楼是新机场范围内所有60余个弱电信息系统核心设备的运行场地,承载着所有系统的计算、存储、信息交互共享等核心工作。同时,数据机房大楼还是全场的通信枢纽中心,电信、联通、移动三大通信运营商以及铁塔公司、有线电视运营商在新机场区域内的核心机房均位于数据机房楼内。也就是说,航站楼、飞行区和工作区各单体建筑内的有线、无线及宽带通信均通过双路由连接到ITC的通信枢纽机房,才能实现全场通信覆盖以及机场与外界的通信信息联通,因此,ITC数据机房大楼被称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即北京新机场)当之无愧的“最强大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也可通过邮件或页面下方联系我们说明情况,内容由观察者号注册发布,中国经济观察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个人、组织不得利用平台发布任何不实信息,一切法律后果都由发布者自行承担。

内容右侧1
内容右侧2推荐新闻上

推荐新闻

内容右侧1
内容右侧3 精彩图片上

图片故事

内容右侧1
内容页右侧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