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11月5日电(记者 陈圣炜)伴随豪迈激昂的《大风歌》乐声,身着玄色帝袍、面容威严的汉高祖刘邦,从史册深处走入现实,在故乡的土地上击筑高歌。这场以数字技术重现的历史场景,出现于11月5日在江苏徐州举办的第三届汉文化论坛上,让与会者同开创大汉王朝的刘邦完成一场跨越时空的相遇。
据悉,这位AI数字人刘邦的诞生,汇聚了全国十多位权威专家的意见,是尝试解答“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刘邦”这一历史困局的创新之举。
本届论坛由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以“何以为汉·和合共生”为主题,其中两项重要合作项目的启动,标志着徐州汉文化传承创新进入数字化保护与文艺创作双轮驱动的新阶段。
中国国家版本馆与徐州市文广旅局达成汉画像石数字化合作,推动这一被誉为“石上史诗”的文化瑰宝重焕新生。始于西汉早期的徐州汉画像石,生动记录了农耕渔猎、车马出行等汉代社会风貌。“把汉画像石数字化成果入藏国家版本资源总库,推动这一文化IP在全国范围内更广泛的传播。”中国国家版本馆纪委书记安乐说,还将运用VR、AR等技术打造沉浸式展览等创新应用场景,让沉睡的汉画像石“活”起来。
论坛的另一成果,是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与徐州市委宣传部联合推出的“汉文化网络文学专题创作扶持计划”,将在2年内扶持10部聚焦汉文化主题的网络文学精品,每部给予2万元扶持资金,并推动作品向影视、动漫、游戏等领域转化,让汉文化借助当代最富活力的大众文化形式“飞入寻常百姓家”。
俯拾有文化,移步皆历史。作为刘邦故里、两汉文化发祥地,徐州坐拥丰厚的汉文化遗存:发掘两汉诸侯王陵墓22座,出土收藏的汉代文物达1.2万余件,汉墓、汉画像石、汉兵马俑、汉玉被称为徐州的“汉代四绝”。
在徐州,汉文化的传承已跃出静态保护的范畴,正以活态之姿融入城市肌理。汉印的流传、汉服的承继,让年轻一代在审美与仪式中重拾文化认同;而文物的数字化与历史街区的更新,则让古老的文明在当代生活中寻得崭新的栖息地,持续点燃着人们的“寻根”热情。
- 下一篇:暂无
- 上一篇:香港邮政将以岁次丙午(马年)等为主题发行特别邮票
推荐新闻
- 【 法治】 山西2岁女童失踪第11天:家人找遍芮城所有村庄,正到邻县寻人
- 【 时政】 这些“小事”,在习近平心中却是“国之大者”
- 【 时政】 习近平同墨西哥总统就中墨建交50周年互致贺电
- 【 时政】 习近平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
- 【 时政】 习近平: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 【 时政】 习近平致信祝贺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举办强调
- 【 时政】 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 【 时政】 习近平在金砖国家外长会晤开幕式上发表视频致辞
- 【 时政】 习近平强调 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防控工作 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 【 时政】 习近平的“国家治理公开课”
- 1 山西2岁女童失踪第11天:家人找遍芮城所有村庄,正到邻县寻人
- 2 这些“小事”,在习近平心中却是“国之大者”
- 3 习近平同墨西哥总统就中墨建交50周年互致贺电
- 4 习近平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
- 5 习近平: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 6 习近平致信祝贺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举办强调
- 7 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 8 习近平在金砖国家外长会晤开幕式上发表视频致辞
- 9 习近平强调 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防控工作 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 10 习近平的“国家治理公开课”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务院新闻信息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协会 
中国互联网协会
北京文化市
首都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