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省、市、校联合举办促就业系列活动,为“共建支点”聚才蓄力

省、市、校联合举办促就业系列活动,为“共建支点”聚才蓄力
2025-09-23

为深入实施“才聚荆楚”工程,全力推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9月19至20日,湖北省人社厅和襄阳市政府联合在湖北文理学院举办促就业系列活动,组织224家企事业单位供岗10000余个,为区域人才发展与产业升级注入强劲人才动能。



精准对接,搭建就业“快车道”

招聘现场人潮涌动。东风汽车纳米科技(襄阳)有限公司、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湖北兴发化工集团、骆驼集团、正大食品(襄阳)有限公司等省内外知名企业加大岗位供给,提供涵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教育医疗、文化创意、现代服务等多个领域就业岗位。毕业生们认真寻找符合自己就业意向的用人单位,就岗位要求、薪资待遇等方面与企业HR进行深入沟通交流,现场氛围热烈。

“我们带来了30个机械设计与制造相关岗位,湖北文理学院的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希望能招到一批留襄发展的优秀人才。”襄阳博亚精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招聘负责人表示。



为提升服务效能,双选会现场特设政策宣传区和职业指导区。在政策宣传区,工作人员为毕业生解读湖北省就业补贴、住房保障和创业扶持等相关政策;在职业指导区,专业导师一对一提供简历诊断、面试技巧指导服务,助力毕业生补齐求职短板,增强就业竞争力。据统计,活动当天共吸引求职毕业生6000余人,收到求职简历7280份,1300名学生与企业达成初步就业意向。



开门问计,扎实调研谋良策

活动前期,省就业创业指导与信息服务中心和襄阳市人才中心、湖北文理学院多次沟通,针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企业需求和毕业生生源地、专业、求职意向等实际,明确企业邀约重点,并邀请“襄十随神”片区企业组团参加,活动当天,除“襄十随神”组团外,荆门、孝感等也携带长城汽车等企业参加招聘。

9月19日,在湖北文理学院召开毕业生就业工作座谈会,省、市人社部门有关负责同志与学校就业工作负责同志、辅导员和毕业生代表深入交流,围绕2025届毕业生就业落实情况、2026届毕业生求职意向等“一对一”、“面对面”交流,共同商议更好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办法举措。

深度联动,构建就业“新格局”

本次活动启动“在襄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促进联盟机制”。襄阳市5家市直部门代表、5所在襄高校代表、5家企业代表和5家人力资源机构代表共同签署了联盟框架协议,通过政府、高校、企业、社会机构“四方联动”,构建大学生“入学到毕业、求职到就业、适岗到发展”的全周期服务体系,开启本地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新篇章。5所在襄高校分别与比亚迪、蔚蓝航空、新华光、微硕新材料、三环锻造等本土重点企业签署共建产业学院合作协议,进一步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更加精准匹配。



实地访企,打通求职“零距离”

活动同步举行“荆楚就业大讲堂”,邀请全国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培训特聘专家、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刘喆就学生生涯教育、高校学科设置、校企合作机制等作了主题授课。除理论辅导外,活动当天还组织40余名湖北文理学院毕业生走进上市企业襄阳博亚精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开展“荆楚学子访企行”,学生们深入生产车间、研发中心与产品展厅,近距离观察智能化生产设备运作流程,了解企业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技术优势与发展规划。“以前只在课堂上学过相关理论,今天看到真实的生产线,对专业应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更清楚自己需要提升哪些技能。”机械学院2026届毕业生王同学说。



“贵司针对应届生的专业能力提升有哪些系统化安排?如何通过实际项目积累工作经验?”在随后与博亚精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座谈中,同学们畅所欲言,对来企业工作充满憧憬。博亚精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文喜与同学们亲切座谈,就工作适应期、产学研融合、未来转型发展等一系列大家关心的话题进行了详细解答,也建议同学们不要把考研等作为首要选择,企业一样可以大有作为;要尽可能早日就业,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成长成才。



下一步,省级人社部门将持续深化与地方政府、高校的合作联动,不断创新就业服务模式,拓宽人才供需对接渠道,为湖北支点建设提供更多人才支撑。(通讯员:陈燕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也可通过邮件或页面下方联系我们说明情况,内容由观察者号注册发布,中国经济观察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个人、组织不得利用平台发布任何不实信息,一切法律后果都由发布者自行承担。

内容右侧1
内容右侧2推荐新闻上

推荐新闻

内容右侧3 精彩图片上

图片故事

内容右侧1
内容页右侧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