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观察报记者洪旭朝 浙江报道
以“剑风瓷韵,乡音乡情”为主题的第十届龙泉青瓷•龙泉宝剑文化旅游节之时,记者到了浙江省龙泉市查田镇溪口村黑胎哥窑青瓷文化创意基地,采访中国黑胎哥窑青瓷研究所、中国黑胎哥窑青瓷传承人——余光平。
在釆访过程中得知余光平曾当过6年兵,问及部队在哪里,没想到我和余光平是一个部队,他是老兵,当兵一阵子,兄弟一辈子。战友情深,整个釆访都在热情高昂的气氛下进行。
余光平从部队退役后到上垟瓷厂跟随陈坛根师傅学习青瓷制作工艺,1998年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古窑厂,开始潜心钻研青瓷技艺和黑胎青瓷。2014年10月,余光平在家人的支持下,创办黑胎哥窑青瓷文化创意基地。
余光平告诉记者:“大窑龙泉窑青瓷遗址(溪口片)属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溪口人我感到很自豪,刚好自己学的是这门手艺,创办这个创意基地的最初动力也是想把溪口的黑胎哥窑文化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龙泉青瓷除了粉青、梅子青等釉色外,还有独居魅力的黑胎。”
余光平介绍,因为黑胎青瓷的烧制难度很大,技术要求较普通青瓷更高,所以成品率非常低,目前全市尚无大批量生产黑胎青瓷的企业。他表示,自己刚开始尝试的时候,经常失败,有时候甚至整窑的产品都全军覆没,但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也从没想过放弃,“后来,通过不断学习和摸索,成品率逐步提高,现在基本可以达到60%。”或许,正是余光平身上那股军人不服输的性子,使得他取得了今天的成绩。
“我这里还有国外客户呢,他们对我的黑胎哥窑手工产品很满意,打算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余光平认为黑胎青瓷的市场需求非常大,这个阶段要尽快打响品牌,抢占中高端市场。
黑胎哥窑青瓷文化创意基地对外开放后,就被杭州西子画院确定为青瓷创作基地,至今已有几十批画家来到美丽溪口,开始他们全新的青瓷画创作之旅,在青瓷上刻画上惟妙惟肖的花鸟、人物、山水,瓷印国画相得益彰,使青瓷作品平添了几分动人姿色。
据了解,烧制青瓷的温度要超过1300多度,釉彩在高温中会产生流动,使图形走样、流散、变形,难以做出生动有韵味的图画,然而,这个课题的关注度近年来却越来越高。如今,余光平将自己的精力分为两部分,一半是继续潜心制作黑胎青瓷精品,另一半是与这些以书画入瓷的艺术家们一起不断探索和研究,加快青瓷画创作发展。
从小热爱青瓷的余光平,经过三十多年坚持不懈,终于完成了从一个青瓷爱好者到青瓷艺人的蜕变。如今,黑胎哥窑青瓷文化创意基地在余光平的悉心经营下,成为龙泉市的一张闪闪发光金名片。(记者洪旭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