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周恩来的外交魅力,美国总统尼克松在《领导人》之中有如此一番描述: 斯大林执掌苏联期间,有个难以对付的外交部长叫莫洛托夫,他曾向一个美国谈判代表做出警告说:如果你们认为我们难打交道,那等你遇上周恩来的时候再说吧。 这一番话豪气干云,意思不难理解,那就是新中国的周恩来才是外交第一人。周恩来的口才魅力举世公认,他以超凡的气度和伟大的人格影响着一代代人。 图 | 周总理 1969年1月20日,尼克松宣誓就职美国总统,1972年,又连任成功。在他任职期间,他对一个东方国家饶有兴趣,那就是中国。 从1936年埃德加斯诺对中国共产党的报道,然后到基辛格对毛主席的钦佩,尼克松对新中国十分好奇,也十分想见见基辛格笔下这位伟大的领袖。 从1969年秋天开始,基辛格就已经为尼克松访华做着各种准备,他曾公开称:我们一向表明,没有永远的敌人,我们评判别人,特别是像共产主义中国这样的国家…… 所以,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成为了中美关系破冰的重要一步。 按照国际惯例,互相送礼物已经是人人尽知的外交礼节,这更是一门艺术,不能太气派,也不能太寒酸。 所以在中国的外交史上,由于中国历史悠久,历来以丝绸和瓷器等闻名于世,中国也多以瓷器和服饰为代表送给外国人。 但是在尼克松访华前,周恩来却另有打算。因为尼克松给毛主席送了一份厚礼,那就是一件庞大的瓷塑天鹅。实际上,这只是一件现代的工艺品,但是对于美国而言,如此庞大的工艺品,就体现了一种豪气。 其实早在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的时候,就拿美国航天员从月球带回来的一块岩石作为伴手礼。所以周恩来认为,我们如果再送一如既往的瓷器,就觉得没有新意了。 看到中国迟迟没有送出礼物,尼克松十分着急,他一直在想:中国会送什么呢? 尼克松访华当天,由于毛主席身体不好,周恩来先安排尼克松下榻钓鱼台国宾馆。 吃饭的时候,周恩来把中国的茅台酒拿来招待,中国茅台名誉世界,美国记者称之为“白色闪电”,周恩来给尼克松表演了个节目,在酒的杯子上点燃了火,并告诉尼克松,我们的酒精浓度超过百分之五十。 尼克松惊讶地说:“原来酒真的可以点着火。”周恩来笑着说:“我们长征期间,没有药酒,就用茅台来给伤员清理伤口。” 尼克松对中国的茅台大为赞赏,但是周恩来还是没有看到尼克松的“眼前一亮”,随后,总统夫人帕特看到周恩来面前摆着一盒香烟,上面画着一只熊猫,其实就是“熊猫”牌香烟。 帕特突然赞不绝口,对这盒香烟描述了很多,周恩来一看便笑着说:“总统夫人,我们送你们一些吧。” 帕特和尼克松互相看看,然后惊讶地说:“送我们香烟吗?”周恩来深知,美国的香烟也是赫赫有名,如果送香烟那岂不是没有面子。 不料周恩来笑着指着香烟说道:“不是,是送你们大熊猫。”这句话一说,尼克松马上站起来敬酒,觉得不可思议。 要知道,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公元7世纪,武则天曾把一对熊猫送给日本天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蒋介石也曾送给美国一对熊猫,可以说熊猫在全世界都是珍宝。 周恩来的这个礼物让尼克松大为感动。不久,在周恩来的安排下,中国的一对熊猫“玲玲”和“兴兴”被送到了美国国家动物园,这成为了中美两国的标志之一。 “马路事件”与“上坡路、下坡路”事件分别发生在,记者外事采访以及美方代表团访华两个场合,这更是充分展示了周恩来外交智慧。 一个外国记者曾不怀好意地问周总理:“在你们中国,为什么要把人走的路,称之为马路呢?” 实际上,这个问题是在讽刺中国的交通落后,这个词语给人的假象是,在中国古代,以马车作为交通工具居多,所以叫马路。 实质上,“马路”的来源是来自于一个英国人约翰·劳登·马卡丹,在18世纪末英国的工业革命浪潮中,约翰·劳登·马卡丹在原有的筑路方法上加以改进,以碎石铺路,中心偏高,便于排水且路面平坦宽阔,后被称为马卡丹路。后来经过简化,被称为“马路”。 周总理自然也懂得记者在故意刁难,但周总理却没有强加解释,而是笑着说:“所谓马路,指的是我们中国坚定不移地走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为马路。” 这句话一说,外国记者就惊住了。可以说周恩来的这句话相当有水平,既反击了记者,又表明了我们的信仰和志向。 图|周恩来和外宾 此外,还有“上坡路、下坡路”这件事。 有一次,一个记者对周恩来说:“我发现你们中国人走路总喜欢低着头,而我们美国人总是抬头挺胸的,这是为什么?” 周总理一听就听出了这个问题中的讽刺,暗示中国古代奴隶社会,但周总理话锋一转,笑着说:“这个很好解释,因为我们中国人走的是上坡路,当然是弓着背,你们美国人走的是下坡路,自然是挺着胸。” 说完,这个记者哈哈大笑,但心里一阵苦,自己调侃周总理,不料被周总理轻松反击。 这个记者带有偏见的眼光评价中美两国人民的走路姿势,实际上是在褒扬他们美国,按照一般人的思路,可能会这样回答:“你这是一种偏见,其实中国人走路也是抬着头的,不信你再观察观察。” 但周总理却没有这样回答,而是另辟蹊径,并且十分巧妙地回答了记者这个不太友善的问题,其中的奥妙就在于他运用了双关手法。 周总理说的“走上坡路”,不仅以字面的意思形象地解释了中国人弓着背走路的原因,还是让人自然联想到:中国正在步步高升,我们正在一天天好起来。而美国呢,正在一天天地倒退,生活在退步。 周总理不仅委婉,而且风趣,既巧妙地回答了问题,还形象地回击了对方,让人们觉得十分有道理。 周总理的妙语连珠和诙谐睿智让人佩服。他的气质,他的胆识,他的思想品格、才智性格无不令人为之倾倒。 这次事件发生在一次记者采访中,一个美国记者在采访周总理的时候,目光四处游走,其实就是在企图找一些问题来为难周总理。 不料,在不断搜寻的过程中,记者无意间看到周总理的桌子上放着一支钢笔,她一眼便认出来了这是一支美国生产的钢笔,所以内心窃喜,打算为难周总理。 当时周总理正在回答其他记者的问题,这个记者已经在心中酝酿好了,等到周总理回答完其他问题后,她见缝插针地说:“总理阁下,请问你们堂堂中国人没有自己的钢笔吗?为什么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 周总理一听,然后看了一眼桌子上的钢笔,马上就知道了这是女记者在故意刁难,但周总理并没有把钢笔放起来或者藏起来,而是拿在了手中让大家看。 这一幕,惊呆了这个女记者。大家都认为,周总理这下会难堪了,难道中国真的生产不出钢笔? 但是别忘了他是周总理,就在记者窃喜打算让周总理丢人的时候,周总理解释说:“这个钢笔呀,是战利品。” 这一说,大家都目瞪口呆了,战利品指的是在战争中打了胜仗,从敌人那里缴获来的东西。 随后,他进一步解释说:“这是一位朝鲜朋友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是他们抗美的战利品,原本我觉得无功不受禄拒绝了,但朝鲜朋友说有纪念价值,我也认为有意义就收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 说完,那个发问的记者马上就涨红了脸,本来想难为周总理,不料自己陷入了难堪的境地。 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毛主席的部署下,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最后取得了胜利,可以说这枝钢笔就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美国侵略者发动战争的罪证。 周总理这一番话,让全场安静,随后马上响起来热烈的掌声,这个提问的记者也悄悄钻入了人群。 如果说周总理用语言魅力在外交事业上大放光彩,那陈毅元帅则是用霸气让外国记者了解中国。 从1958年2月起,陈毅元帅开始兼任外交部部长,和周总理经常活跃在外交场合。 对陈毅来说,周总理给他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在新德里舌战群儒事件。 1960年4月25日晚7时30分,正在新德里访问的周恩来总理将举行记者招待会。消息传出,顿时轰动了新德里新闻界。 晚上在进入招待会前,秘书告诉周总理说:“有一帮人准备向您发难,您要小心。”周总理笑着说:放心吧。 周总理先是进行了近一个小时的演讲,然后让记者提问,一个接着一个,周总理一边喝水一边回答问题,整个会场极其严肃。 周总理用一向犀利而不是礼貌的语言回答着各个代表记者,不料在回答对印度的问题上,一个记者恼羞成怒地说:不管怎么说,是你们伤害了印度的感情,你们要滚出去。 图 | 周总理和陈毅出国访问 周恩来听到后严肃而平稳地说:“如果说伤到感情,我倒想反问一句,究竟是谁伤害了谁,去年我国在平定西藏叛乱的时候,是谁后面捣鬼?” 刚才剑拔弩张的一群外国记者鸦雀无声。这些场面,在陈毅身上也有体现。 1965年,在北京举行的一次招待会上,陈毅作为外交部长一直在回答着记者的提问,但是突然在回答一个问题上,陈毅元帅勃然大怒,甚至把墨镜狠狠地摔在了桌子上。 原来,有个记者在提问时,无意间说到中国政府怎么看待美国利用香港作为侵越战争的据点。这个问题实际上涉及到了中国的主权问题,陈毅马上就严肃起来了。 听完问题的翻译后,陈毅元帅目光犀利地说: 对于美帝国主义,我们不存在任何幻想,如果美帝国主义决心要把侵略战争强加于我们,那就欢迎他们早点来!欢迎他们明天就来!中国人民有足够的勇气和胆量,来保卫自己的祖国。 陈毅这一段话说完,整个会场鸦雀无声,很多人都被陈毅的这句话感到震惊。 图 | 陈毅担任外交部长期间和周恩来在外视察 陈毅把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革命事业,他对外国侵略者是极其憎恨的,他接着说: 我们等着美帝国主义打进来,已经等了16年了,我的头发都等白了,或许我看不到了,但我的儿子会看到,他们也会坚决地打下去,不要以为我是个好战分子,那是因为美帝国主义欺人太甚。 陈毅这一番话,豪气干云,声若洪钟,在场的记者都安静半晌不敢多语。 实际上,在举行记者招待会前,陈毅是和毛主席以及周恩来交换过意见的,陈毅的话虽然非常直白,但是却体现了每个中国人的气魄。 如陈毅一样,那些经历过枪林弹雨的领导人,骨子里是真正地爱国的,面对帝国主义,我们的态度是绝对强硬的,就像毛主席说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意思就是,我们不主动挑起战争,我们也不害怕侵略者。 正是有周总理和陈毅这样尽职尽责的外交官,我们在世界各国眼中的地位才会越来越高。 周恩来从政为民,奉献于民,取信于民。作为一个外交家,往往身兼数职———革命家、思想家、外交家等。多种身份使得外交呈现出更多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的名字,不因为沧浪之水的奔腾而渐被湮没,反而在历史激荡时刻更加熠熠生辉。 一如周恩来。 在国际舞台上,留下过许多政要的身影,其中不乏以纵横捭阖之术建功立业的杰出外交家,但是像周恩来这样,既做到了折冲樽俎、功高如山,又能够虚怀若谷、心胸似海的大国首脑,却并不太多。不论是中国人民的朋友,还是谈判桌上的对手,经过与周恩来的交往接触,大多数都为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基辛格曾这样评价周总理,他说: 周恩来智慧超群、学识渊博、品德高尚,无论对哪个国家来说,他都是一位非常杰出的政治家。 在我见过的外国领导人中,周恩来是百里挑一的人物。 他是我在60年来的公职生涯中遇到过的最有魅力的人。 这些都是来自于同行的评价,展现了周总理伟大的人格魅力。 如今,周总理已经离开我们很多年了,但是他的光辉品格和人格魅力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尼克松访华,周恩来一句话增进两国友谊
“马路”与“上坡路、下坡路”
外国记者问:为什么用美产钢笔
周总理和陈毅珠联璧合
来源:今日头条
- 下一篇:守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 上一篇:亚速钢铁厂的那条大鱼到底是谁?
推荐新闻
- 【 时政】 这些“小事”,在习近平心中却是“国之大者”
- 【 时政】 习近平同墨西哥总统就中墨建交50周年互致贺电
- 【 时政】 习近平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
- 【 时政】 习近平: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 【 时政】 习近平致信祝贺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举办强调
- 【 时政】 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 【 时政】 习近平在金砖国家外长会晤开幕式上发表视频致辞
- 【 时政】 习近平强调 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防控工作 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 【 时政】 习近平的“国家治理公开课”
- 【 科技】 2019“科学探索奖”颁奖:50位获奖青年科学家亮相
- 1 这些“小事”,在习近平心中却是“国之大者”
- 2 习近平同墨西哥总统就中墨建交50周年互致贺电
- 3 习近平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
- 4 习近平: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 5 习近平致信祝贺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举办强调
- 6 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 7 习近平在金砖国家外长会晤开幕式上发表视频致辞
- 8 习近平强调 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防控工作 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 9 习近平的“国家治理公开课”
- 10 2019“科学探索奖”颁奖:50位获奖青年科学家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