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育部:已为中西部22省份3万乡镇培养7万余名定向医学生

教育部:已为中西部22省份3万乡镇培养7万余名定向医学生
2021-12-27

南都讯见习记者陈秋圆 发自北京 “定向医学生培养,已为中西部22个省份3万个乡镇卫生院培养了7万余名定向医学生。”在今天(12月27日)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介绍了上述数据。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

医学生培养确保“上得来”,“下得去”

发布会上,吴岩指出,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教育部抓重点,补短板,其中包括开展定向医学生培养。加强中西部卫生健康人才供给,推进农村订单定向本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层卫生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单列志愿、单设批次、单独划线、提前批次招生等方式,实施“两免一补”政策,确保“上得来”。形成了“小病善治,大病善识,重病善转,慢病善管”的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培养模式,保证了能“用得上”。基本实现了定向生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已为中西部22个省份3万个乡镇卫生院培养了7万余名定向医学生,确保“下得去”。如遵义医科大学已累计招收培养了2147名定向生,700余名毕业生全部到乡镇卫生院服务,实现了毕业生100%签约、100%入编、100%落实待遇的“三个百分百”的好成绩,其中更有16人已经担任乡镇卫生院正副院长职务,为贵州地区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定向培养的医学生,一定要有去处有岗位

定向医学生培养,可以说大大缓解了中西部医疗资源相对不足的局面。下一步,教育部还将加大力度、持续发力。这具体包括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加大定向医学生培养的精准支持力度,要坚持按需招生、以用定招、精准规划定向岗位。“因为我们培养出来的医学生,一定要有去处,要有岗位。”吴岩表示,因此强调“按需招生,以用定招”。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高校的支持力度,特别是要弥补全科医学人才的数量不足、分布不均衡的短板,这是精准支持力度。

第二,要着力提升全科医学人才培养质量。要全面对接基层医疗卫生岗位的职责需要。吴岩指出,“全科医生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我们归结为‘小病善治,大病善识,重病善转,慢病善管’。跟专科医生不一样,我们的人才培养质量更加强调的是‘人岗匹配’,要持续完善与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推动医学生的岗位胜任力进一步提高。”

第三,要健全完善定向医学生的培养、使用、发展、管理的联动机制。定向医学生培养为的是欠发达地区的乡镇卫生院、基层卫生院,因此要进一步健全政府、高校和用人单位多方“协同培养、协同就业、协同发展”的共育联动机制。同时,还要特别强调和大力推广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县管乡用的管理模式,推动定向医学生职业的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也可通过邮件或页面下方联系我们说明情况,内容由观察者号注册发布,中国经济观察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个人、组织不得利用平台发布任何不实信息,一切法律后果都由发布者自行承担。

内容右侧1
内容右侧2推荐新闻上

推荐新闻

内容右侧1
内容右侧3 精彩图片上

图片故事

内容右侧1
内容页右侧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