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时逢全国景区涨价的第二个“解禁年”,随着近期旅游旺季的到来,国内景区掀起了新一轮的“涨价潮”,门票最高涨幅为167%。对此,网友普遍感叹国内景区越来越“玩不起”。
不过,目前上海各景点的门票价格稳定,业内更注重提升服务质量,带动游客二次消费。
本报记者 罗丹妮
外地景区门票涨价猛
上海各景点价格稳定
目前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旅游业也逐渐迈入出游旺季,可遗憾的是,国内景区的门票价格也在“升温”过程中。
据了解,瘦西湖从3月1日起执行150元票价,涨价30元;婺源景区的通票价格从3月8日起由原来的180元上调至210元;3月16日,峨眉山旺季门票(1月16日至12月14日)从150元升为185元,淡季票价则从原来的90元涨到110元;而德夯景区由60元上调至100元。4月10日起,凤凰古城门票由0元涨到148元钱;山东崂山巨峰游览区旅游观光车4月1日起从小型车换为大巴,价格从每人15元升至40元,涨幅达167%。香港迪士尼乐园也宣布从3月27日起提价;台北故宫博物馆从4月15日开始,门票由160新台币升到250新台币。
面对外地景区近期掀起的新一轮“涨价潮”,上海各景点显得很“淡定”。据上海市旅游行业协会副会长、旅游景点分会会长费振选介绍,目前上海各景区的门票价格稳定,没有涨价迹象。“上海各景点的发展,不是以门票经济为主,而是注重提升服务质量,拉动二次消费;多举办各类主题活动,以吸引游客。”不仅不涨价,费振选还透露说,今年5月19日中国旅游日,上海预计还有50多家景点举办门票优惠活动等。
网友:收费不合理
沪旅行社:影响不大
“景区门票大涨,我们越来越‘玩不起’了。”自近期凤凰古城、瘦西湖、峨眉山等景区宣布门票涨价开始,许多网友表示,景区门票收费不合理。中国旅游研究院曾发布的一份报告也显示,89.2%的网友认为景区门票“太贵了,门票支出已经严重影响旅游热情”。
尽管如此,上海部分旅行社表示,外地景区门票涨价对申城市民出游的影响不大,“该玩的还是会玩。”上海国旅中长线负责人陈栋祺表示,由于春节后,飞机机票及酒店住宿价格下调,所以近期景区门票上涨,旅游线路的整体报价基本未变。至于景点门票价格变化最大的凤凰古城,也并不是网友理解的门票完全从0元涨到148元,而是古城改为实行一票制,即变“凭票进入景点”为“凭票进入景区”。“原来进古城是不需要门票的,但里面的九大景点需收联票费148元,如今就一票进古城玩所有的景点。”
但同时,陈栋祺也表示,如此调价会改变游客的出行方式,半自助游线路会更受游客的青睐。
》专家观点
门票价高形成特殊寻租空间
易造成景区与游客的冲突
去年9月,国家发改委曾连续公布了两批景区下调门票价格。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统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一批降价的游览参观点80家,平均降价幅度为37%,其中13个游览参观点实行免费。遗憾的是,降价景区多为“冷门”景区,5A级景区降价的仅有武当山、三峡大坝、黄鹤楼和玉龙雪山、西双版纳植物园等14家。
国内景区门票价格与国外部分景区相比,差距也很大,如湖南张家界武陵源核心景区基本票价245元,可法国卢浮宫常设展览门票仅为10欧元,美国黄石公园徒步进园价格只有12美元。
对此,复旦大学旅游学系教授顾晓鸣点评说,景点门票涨价,是国内地方政府以简单行政的方式提升当地GDP的一种方式。“此做法武断,没有广泛听证,也未经过经济核算。”他表示,景区的票价问题构成了复杂的经济链。票价过高意味着操作空间较大,一般会滋生出“黄牛”等利益群体,会形成一种特殊的寻租空间,也将导致景区管理方对门票进行广义营销。
“最大的问题是它使得游客成为弱势群体,最老实、最守规则的那部分游客反而成为了‘待宰的羔羊’。这样一来,游客逐渐‘刁民化’,被迫用一些不上台面的方式来获取门票,最终破坏了旅游市场的价值体系,使得游客行为扭曲,造成景区与游客发生冲突,甚至变成一种‘厚黑关系’。”不光如此,景区员工也有可能投机取巧,或面对游客的满腹牢骚,一线员工成为“替罪羊”。
顾教授强调说,旅游是一项轻松开心的行为,景区门票涨价会破坏游客的兴致,即便游玩也失去了休闲的本质,所以门票价格稳定对一个景区的发展很重要。“稳定的景点价格体系、稳定的服务供应与规范标准,都会给游客一直很负责任的感觉,让游客与景区产生默契,回头客源源不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