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利用
今年60个小区铺设透水砖
市节水管理中心介绍,北京从2001年开始建设雨洪利用工程,第一个雨洪利用工程“落户”在宣武区十五中。截至2013年底,全市已建成雨水利用工程2200处,蓄水能力达到4500万立方米,2013年综合利用雨水量达到4100万立方米。
本市主要的集雨方式包括铺设透水路面砖、建下凹式绿地、修建蓄水池等,将雨水收集并储存起来,供绿地浇灌、小区景观、洗车、冲厕等使用。市节水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本市计划对16区县近20万平方米的60个小区免费铺设透水砖。
城市防涝
百公里地下廊道回收雨水
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提高中心城区防洪排涝能力,本市启动规划建设西部、东部排蓄廊道工程,廊道总长约100公里,蓄滞能力800万立方米,埋深30米至40米,管径10米。
这条地下河工程西部排蓄廊道起自南旱河、西郊砂石坑,终至永定河,连通西蓄工程、凉水河支流(新开渠、水衙沟、丰草河、马草河等)与永定河;东部蓄滞廊道起自清河,终至凉水河,连通坝河、亮马河、通惠河、萧太后河等河道及朝阳公园等湖泊绿地。工程竣工后,地下水廊将实现雨水从地下排出,不但可以使一部分雨水进入再生水厂,实现再利用,最重要的是可有效避免城市内涝。
雨洪调蓄
砂石坑可调蓄680万立方米
市水务局负责人介绍,本市中心城区防洪排涝总体格局为“西蓄、东排、南北分洪”。西部地区洪涝水防御“以蓄为主、蓄排结合”,规划通过河道排泄和雨洪蓄滞等措施解决。其中:高井沟流域洪水向西排入永定河,北旱河流域洪水向东排入清河。
目前,西蓄工程中的玉渊潭调蓄工程和西冉、北坞砂石坑雨洪利用工程已经建成;西郊砂石坑蓄洪工程正在实施,今年汛前已经具备470万立方米调蓄能力,预计到今年年底将完成砂石坑扩挖,具备680万立方米调蓄能力,明年年底将正式完工;南旱河蓄洪工程尚未实施。
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西郊雨洪调蓄工程不但是防洪工程,还是生态工程,它不仅可拦截西部地区27平方公里的洪水不进城,同时具备存蓄南水北调来水条件,调蓄水量回补西部地区地下水。此外,该工程建成后,相当于新增水面30公顷,通过截污绿化,将形成生态景观,供居民休闲。记者 叶晓彦
用水·支招
本报6月18日推出“用水智慧”栏目,请市民展示节水高招,并曝光浪费水资源的现象。栏目推出一周内就收到数十位市民的邮件,今起我们将陆续选择摘编刊发。
塑料袋省水洗衣
找一个不漏水的塑料袋,把脏衣服装进去,撒点洗衣粉再倒点水,将衣服浸湿即可,然后像揉面一样来回揉搓。把脏水拧干,再倒点清水反复揉搓,直至洗净为止。
厨房废水冲厕所
在厨房和卫生间架设了一根“简易下水管”,使厨房一部分较干净的废水,很方便地就流到了卫生间的“储水箱”内,再用一只“废油桶”手工舀水来冲厕,既节水又方便卫生。——王梦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