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大第一医院肺癌中心成立,晚期肺癌走向“慢病化”管理

北大第一医院肺癌中心成立,晚期肺癌走向“慢病化”管理
2025-08-13

“传统以学科为中心的诊疗模式存在天然壁垒,而肺癌作为复杂疾病,其精准诊疗与管理需要多学科深度协作。肺癌中心正是为了打破这些壁垒,构建真正以肺癌疾病为纽带,整合多学科优势资源的平台。”7月30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程渊教授对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表示。

 

7月9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成立肺癌中心,该院肺癌诊疗进入多学科深度融合的新阶段,将通过多学科优势结合,深入贯彻精准诊疗理念,完善肺癌全病程管理,规范应用创新药物与技术,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全流程的诊疗获益。

 

该平台由胸外科、肿瘤内科与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共同牵头,联合医学影像科、放疗科、核医学科、病理科、中医科等多个优势学科。“我们的目标是实现‘1+1大于2’,为每位患者提供全周期、‘一站式’的医疗服务。患者从高危人群筛查、肺结节精准鉴别、个体化综合治疗、并发症处理到康复随访,都能在中心内获得连贯、协同的照护。”程渊教授介绍。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程渊教授。受访者供图

 

“创新药物和新型治疗策略出现,让晚期肺癌作为‘慢性病’来管理逐渐成为可能,患者也逐渐实现长生存。”程渊教授表示,免疫、靶向治疗方案在脑转移控制方面不断革新与突破。控制脑转移的进展,甚至提前预防其发生,是患者实现长生存的关键。

 

“在靶向治疗进展中,最新的三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LK-TKI)能高效穿透血脑屏障,有效控制与预防新发脑转移,有助于患者实现长期的全身疾病控制。”程渊教授谈到。

 

程渊教授提出,以创新治疗手段作为“武器”,肺癌中心发挥了“指挥部”作用。二者协力将为患者量身打造覆盖精准诊断、治疗决策、副作用管理和长期康复随访各环节的诊疗方案。

 

中心的核心理念是“以患者为中心”。程渊教授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将最好的治疗手段与最人性化的整体照护深度融合。通过MDT整合诊疗与前沿治疗手段,帮助更多晚期肺癌患者实现高质量的长期生存,实现“慢病化”管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也可通过邮件或页面下方联系我们说明情况,内容由观察者号注册发布,中国经济观察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个人、组织不得利用平台发布任何不实信息,一切法律后果都由发布者自行承担。

内容右侧1
内容右侧2推荐新闻上

推荐新闻

内容右侧3 精彩图片上

图片故事

内容右侧1
内容页右侧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