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辽宁抚顺市民十年困局:一纸抵债协议难兑现,拆迁补偿款去向成谜

辽宁抚顺市民十年困局:一纸抵债协议难兑现,拆迁补偿款去向成谜
2025-07-29

辽宁抚顺市民十年维权困局:一纸抵债协议难兑现,拆迁补偿款去哪里了
——抚顺市粮食集团推诿卸责,涉嫌截留补偿款
一场持续十年的维权艰辛路,让冯俊海饱尝了"维权难"的苦涩!因一份29年前的房产抵债协议,冯俊海与抚顺粮食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抚顺粮食集团")展开漫长维权。尽管协议真实性获警方确认,但企业以"历史遗留问题"为由拒绝履约,相关部门相互推诿,最终导致涉案房产在动迁后补偿款下落不明。
一、29年前抵债协议成维权导火索
时间回溯至1995年12月12日。当时,原抚顺第四粮库因拖欠工程款,与抚顺市第三建筑公司签订《抹账协议》,明确将位于望花区的一处房产(面积合计约81.33平方米,每平方米1200元)抵顶债务。此后,该债权经三建公司转让给建房时所需水泥的供方水泥一分厂,水泥一分厂又将该房顶给生产水泥所需原料水渣的供应商姜伟,又因姜伟拖欠冯俊海工资,最终于2003年将债权转移至冯俊海名下。
"协议上盖着三建公司的公章,还有负责人签字,怎么现在就不认账了?"冯俊海向记者出示的协议显示,房产位置、债权转移条款清晰明确。更关键的是,2023年抚顺市望花区公安分局工农派出所调查证实,该协议真实有效,且原四粮库负责人杨某也承认:"抵债房产确实存在,相关手续已移交集团。"

第四粮库把房产手续移交给了抚顺市顺城区华泰物业,并给华泰物业50万元管理费,而该房屋所在地归望花区管辖。
然而,当冯俊海2015年起要求抚顺粮食集团(四粮库改制后主体)办理产权手续时,却遭遇"闭门羹"。2024年4月15日,抚顺粮食集团出具《信访答复意见》,以"历史遗留问题复杂""情况有变"为由拒绝履约,但未对协议效力提出实质性质疑。
二、维权十年遭遇"系统性推诿"
记者梳理发现,冯俊海的维权历程堪称一部"部门踢皮球实录":
第一关:企业推责
2015年,抚顺粮食集团,踢给《华泰物业》处理;而华泰物业以"只服务产权单位,不对接个人"为由拒绝受理。
第二关:动迁困局
2016年5月,涉案房屋被纳入望花区工农街道动迁范围。街道要求冯俊海提供产权证明,但抚顺粮食集团与华泰物业互相指责对方"未移交材料",导致手续办理陷入僵局。
第三关:行政救济失效
冯俊海先后向抚顺市住建局、望花区纪委投诉,得到的回复竟是"华泰物业未登记备案""原始台账丢失"。即便望花区公安局确认协议真实性,抚顺市粮食集团仍然抗旨不尊。
"十年间冯俊海跑了不下百次,每个部门都说'不归我管',最后告诉冯俊海材料丢了。"冯俊海攥着一沓发黄的维权材料,仰仰天长叹。
三、拆迁补偿款疑遭"蒸发"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随着2016年房屋被拆迁,本可转为货币补偿的权益也神秘"消失"。据工农街道办工作人员透露,该地块动迁补偿款总额超千万元,但抚顺粮食集团始终未申报冯俊海相关权益。据了解调查发现:
1. 台账疑云
华泰物业声称"资料丢失",但原四粮库财务人员透露,改制时资产清单完整移交;
2. 补偿款流向
望花区拆迁办资料显示,该地块补偿款已拨付至抚顺粮食集团指定账户,但他们拒绝提供分配台账;
3. 法律悖论
辽宁某律师事务所律师指出:"即便标的物灭失,债权人仍有权主张补偿款权益,企业拒不公开信息涉嫌侵权与腐败"
四、法律界与学界双重拷问
针对此案暴露的问题,多方专家发出警示:
法律层面
"企业改制不能成为逃债借口。"北京隆安律师事务所律师王鹏强调,《民法典》第532条明确规定,合并、分立后的法人需承继原债务。抚顺粮食集团的行为已涉嫌违反《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第30条"不得以政府换届为由违约毁约"之规定。
治理层面
辽宁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周卫东指出,此案暴露出"懒政思维"与"制度性推诿":"当多个部门以'历史问题'为由不作为时,本质上是在用程序正义掩盖实体不公。
冯俊海已向抚顺市信访局提交复查申请(信访局拒收),并提出三点诉求:
1. 责令抚顺粮食集团公开1995年至今的房产台账;
2. 追查动迁补偿款去向并返还其应得资金;
3. 对涉嫌失职渎职人员追责。
截至发稿,抚顺粮食集团仍未回应冯俊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也可通过邮件或页面下方联系我们说明情况,内容由观察者号注册发布,中国经济观察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个人、组织不得利用平台发布任何不实信息,一切法律后果都由发布者自行承担。

内容右侧1
内容右侧2推荐新闻上

推荐新闻

内容右侧3 精彩图片上

图片故事

内容右侧1
内容页右侧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