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里,记者翻山越岭来到甘肃中部的定西市通渭县。这里曾是“苦瘠甲天下”之地,进入新世纪,却因“人人爱书画、家家挂书画”的全民崇尚书画之风,引得书画名家、藏家商贾云集,书画产业欣欣向荣。
“我自幼热爱书画,后来成了美术老师,爱好变成职业,每天都挺乐呵的,县里爱好书画的娃娃也多,蛮有成就感。”通渭一中教师魏建军笑盈盈地说。
重视耕读,钟情书画,习字作画在通渭长盛不衰、代代相传。每到寒暑假,中小学生都会主动练习书画。据相关统计,全县每年有5000余人参与书画培训。
“家无字画,非通渭人。”推开农户家门,总能看到字画。“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呼儿童莫错过一犁春雨,愿子弟早博得万里春风”……大门上贴着的楹联,诠释着通渭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
收藏字画已经不能满足农民的精神追求,他们纷纷加入创作大军。“扛起犁头是庄稼把式、拿起笔杆是书画艺人,书画产业为农民开辟了新路。”农民书法家张万昌说。
在通渭长大的张万昌自小受祖父和父亲熏陶,钟情于书法艺术,在田间地头辛勤耕作的同时,笔耕不辍、挥毫不止,日渐有名,如今已是甘肃省书法家协会和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的会员,还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吃上了“书法饭”。
张万昌的转型颇具代表性。眼下,在30多万常住人口的通渭县,书画创作人员达1万多人。其中,中书协、中美协会员近70人,民间收藏总量逾280万件,培育文化企业上百家,画廊装裱店、培训机构及文房四宝销售店达800多家,书画经纪人有2600多人,形成了全国知名的书画交易市场和西北最大的文房四宝交易基地,年交易额突破10亿元。
在通渭县城里,翰墨文化艺术中心、翰墨文化步行街等主体建筑基本完工,正在进行内部装修。这是通渭县为推动书画产业发展打造的集文化展示、艺术交流、旅游观光、教育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地标,目前正面向全国招引文旅企业、书画名家工作室、美院写生基地及书画交易商等,着力培育沉浸式文化消费体验街区。
通渭县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将继续深化“政府支持、群众共创”和“书画+产业”的发展模式。同时,当地还推动书画产业与文旅康养等领域深度融合,持续擦亮“书画之乡”的金字招牌。
(本报记者 尚杰 王冰雅 本报通讯员 周奕萱)
(责编:王连香、李楠桦)
- 下一篇:暂无
- 上一篇:“文化+商业”晋升新“顶流” “非传统”空间新业态“圈粉”年轻消费力
推荐新闻
- 【 法治】 山西2岁女童失踪第11天:家人找遍芮城所有村庄,正到邻县寻人
- 【 时政】 这些“小事”,在习近平心中却是“国之大者”
- 【 时政】 习近平同墨西哥总统就中墨建交50周年互致贺电
- 【 时政】 习近平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
- 【 时政】 习近平: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 【 时政】 习近平致信祝贺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举办强调
- 【 时政】 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 【 时政】 习近平在金砖国家外长会晤开幕式上发表视频致辞
- 【 时政】 习近平强调 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防控工作 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 【 时政】 习近平的“国家治理公开课”
- 1 山西2岁女童失踪第11天:家人找遍芮城所有村庄,正到邻县寻人
- 2 这些“小事”,在习近平心中却是“国之大者”
- 3 习近平同墨西哥总统就中墨建交50周年互致贺电
- 4 习近平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
- 5 习近平: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 6 习近平致信祝贺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举办强调
- 7 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 8 习近平在金砖国家外长会晤开幕式上发表视频致辞
- 9 习近平强调 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防控工作 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 10 习近平的“国家治理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