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排便后发现大便上有黏液的经历?当时心里是不是“咯噔”一下,担心自己是不是得了什么严重的病,比如肠癌?这种担忧很正常,因为大便带黏液确实容易让人往不好的方向想。今天西安东大肛肠医院肛肠科崔文广主任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让人纠结的问题。
一、这种担忧背后的原因
当看到大便上有黏液,你肯定会紧张。这是因为我们都知道,正常的大便应该是成形、软硬适中的。而突然出现的黏液,打破了这种熟悉感,让你觉得身体好像出了状况。肠癌这个可怕的疾病,又常常被各种信息渲染得很恐怖,所以很容易就把大便带黏液和肠癌联系起来。
就像之前有个朋友,他发现自己大便上有黏液后,整个人都不好了。每天都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越看越觉得自己像是得了绝症,吃不好睡不好,工作和生活都受到了很大影响。这种过度担忧,其实就是对大便带黏液可能意味着的健康问题缺乏足够的了解。
二、大便带黏液的相关知识科普
大便带黏液并不一定就是肠癌。很多时候,一些其他的肠道问题也会导致这种情况出现。
比如说肠道感染。当肠道被细菌、病毒或者寄生虫感染时,肠道黏膜会受到刺激,分泌出更多的黏液来保护自己。像平时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引起腹泻,大便里就可能会有黏液。这种情况下,除了黏液,通常还会伴有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只要及时治疗感染,症状缓解后,大便带黏液的情况也会慢慢消失。
再比如炎症性肠病,像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这些疾病会让肠道长期处于炎症状态,肠道黏膜受损,黏液分泌就会增多。患者除了大便带黏液,还可能有腹痛、便血、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等症状。
还有肠道的一些良性肿瘤,比如肠息肉。息肉会刺激肠道黏膜,也可能导致黏液分泌增加,随着大便排出。虽然肠息肉大多数是良性的,但也有少数可能会发生恶变。
当然,肠癌确实也可能导致大便带黏液。肠癌患者的肠道黏膜被癌细胞破坏,会出现黏液便,而且可能还会有大便习惯改变,比如便秘或者腹泻,或者两者交替出现,大便形状变细,便血等症状。但仅仅根据大便带黏液这一点,并不能确诊就是肠癌。
三、出现这种情况后的解决方式
如果你发现自己大便带黏液,先别慌。首先,要仔细观察黏液的情况。看看黏液是少量偶尔出现,还是经常大量出现。如果只是偶尔有一点黏液,而且身体没有其他不舒服的症状,可能不用太担心,可以再观察一段时间。
但要是黏液频繁出现,或者同时伴有腹痛、腹泻、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等症状,那就一定要重视起来,及时去医院就诊。医生一般会先详细询问你的症状、病史,然后给你做一些检查。可能会做大便常规检查,看看大便里有没有白细胞、红细胞、寄生虫卵等,还会做潜血试验,看有没有隐藏的出血。有时候还会安排肠镜检查,这是检查肠道最直接的方法,可以清楚地看到肠道内部的情况,有没有息肉、肿瘤,肠道黏膜有没有病变等。
一旦确诊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大便带黏液,就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如果是肠道感染,就按照医生开的药,按时服药,注意饮食卫生,很快就能恢复。要是炎症性肠病,可能需要长期用药控制炎症,同时注意饮食调整。对于肠息肉,可能需要通过肠镜切除。而如果不幸真的是肠癌,也不要害怕,现在医疗技术不断进步,早期肠癌通过手术等综合治疗,预后还是比较好的。
所以,当你排便后发现大便带黏液,先冷静下来,理性看待。及时就医,听从医生的建议,积极应对,才能更好地保障自己的健康。不要让不必要的担忧影响了生活,要相信科学的诊断和治疗。
- 下一篇:暂无
- 上一篇:IB世界学校的八年成长路:从朝阳凯文"破土”到"花开”港大
推荐新闻
- 【 法治】 山西2岁女童失踪第11天:家人找遍芮城所有村庄,正到邻县寻人
- 【 时政】 这些“小事”,在习近平心中却是“国之大者”
- 【 时政】 习近平同墨西哥总统就中墨建交50周年互致贺电
- 【 时政】 习近平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
- 【 时政】 习近平: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 【 时政】 习近平致信祝贺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举办强调
- 【 时政】 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 【 时政】 习近平在金砖国家外长会晤开幕式上发表视频致辞
- 【 时政】 习近平强调 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防控工作 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 【 时政】 习近平的“国家治理公开课”
- 1 山西2岁女童失踪第11天:家人找遍芮城所有村庄,正到邻县寻人
- 2 这些“小事”,在习近平心中却是“国之大者”
- 3 习近平同墨西哥总统就中墨建交50周年互致贺电
- 4 习近平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
- 5 习近平: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 6 习近平致信祝贺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举办强调
- 7 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 8 习近平在金砖国家外长会晤开幕式上发表视频致辞
- 9 习近平强调 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防控工作 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 10 习近平的“国家治理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