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头族”越来越多,年龄覆盖越来越广。“手机病”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如何有效防止过度依赖手机,是当下一个重要话题。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2007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为了防止自己过度依赖手机,62.8%的受访者卸载了非必要的应用,58.0%的受访者主动减少接触手机时间。
大学生宋东目前在一家私企实习。周末,他能花一半的时间刷手机。他觉得,如果生活能丰富些,手机瘾会减轻不少。为了控制手机使用过长,他现在会多约同学朋友一起外出活动,“宅在宿舍我肯定是刷手机度过,不如约着出门走走,聊天散心,分散注意力。也卸载了几个应用,压根儿不给自己玩儿的机会”。
即将成为职场新人的宋东希望,企业能专门对新入职员工组织团建活动,并推出一些出行优惠举措。不仅能帮助新人更快熟悉城市环境和氛围,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促进企业员工团结,也能帮助新员工尽量远离手机。
北京协和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龙琴提醒,平时要特别注意适度用眼,长时间用眼一定要注意中场休息,不能让眼睛处于持续紧张的状态。“尤其是青少年,处于眼部发育的关键期,最好每半小时至40分钟就休息10分钟。成年人建议每半小时休息5分钟左右。”
华东交通大学心理素质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舒曼表示,现代人几乎没有谁能做到不用手机。对于减轻对手机的依赖,他建议,可以适当注意进行户外运动。
“从心理科学角度来看,兴奋和抑制是大脑皮层的两个基本活动过程,只有劳逸结合才能提高自控力。体育运动不仅能够储备体能,更主要的是在运动中能够给自己解压,这是一种有效预防手机成瘾的方法。其次是在认知上接受手机。保持放松,带着轻微的焦虑接受手机,反而能一定程度上释放焦虑和不安。再次,做好时间管理,明白哪些是最紧急最重要的,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以提高工作效率,获得自信心。最后,我们要适当调整自己的期望水平。有时候对手机依赖是因为挫败感。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来调节自己的期望水平,既不能将生活学习目标定得太高,超出实际能力,也不能太低,导致放纵自我,沉溺在手机之中。”
为防止自己过度依赖手机,62.8%的受访者卸载了非必要的应用,58.0%的受访者主动减少接触手机时间,32.6%的受访者尝试培养其他兴趣爱好,30.9%的受访者在手机中设置了限用时长。
参加本次调查的受访者中,00后占1.8%,90后占31.2%,80后占49.2%,70后占13.8%,60后占3.4%。男性占46.7%,女性占53.3%。生活在一线城市的占33.1%,二线城市的占47.4%,三四线城市的占16.6%,城镇或县城的占2.6%。
来源:中国青年网
推荐新闻
- 【 时政】 这些“小事”,在习近平心中却是“国之大者”
- 【 时政】 习近平同墨西哥总统就中墨建交50周年互致贺电
- 【 时政】 习近平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
- 【 时政】 习近平: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 【 时政】 习近平致信祝贺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举办强调
- 【 时政】 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 【 时政】 习近平在金砖国家外长会晤开幕式上发表视频致辞
- 【 时政】 习近平强调 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防控工作 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 【 时政】 习近平的“国家治理公开课”
- 【 科技】 2019“科学探索奖”颁奖:50位获奖青年科学家亮相
- 1 这些“小事”,在习近平心中却是“国之大者”
- 2 习近平同墨西哥总统就中墨建交50周年互致贺电
- 3 习近平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
- 4 习近平: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 5 习近平致信祝贺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举办强调
- 6 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 7 习近平在金砖国家外长会晤开幕式上发表视频致辞
- 8 习近平强调 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防控工作 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 9 习近平的“国家治理公开课”
- 10 2019“科学探索奖”颁奖:50位获奖青年科学家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