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谢璐)“不看红绿灯,凑够一堆人就可以走了。”今起,本市将对这种“中国式过马路”说不,全面治理行人及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
按照规定,今起将重点整治五环内主要干道的150处路口,行人违反交通信号将处以10元罚款,非机动车违反交通信号处以20元罚款,处罚由交通民警进行,交通协管员为协助处罚,罚款需现场缴纳。
今天上午,市交管局举行发布会,介绍本市将全面治理行人及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行人及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纳入下一步交通秩序整治重点。
自去年12月初,本市全面启动开展了“交通、治安、环境”三大秩序整治工作,通过整治,秩序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122”交通报警台受理群众关于三大秩序中9大类突出违法问题的投诉量环比下降了24%。
但是,市民对行人及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及交通陋习意见较为突出,通过“122”交通报警服务台及网络等渠道呼吁相关部门严整违法。
考虑到行人及非机动车交通违法是由来已久的痼疾顽症,将依法对此采取纠正、教育、批评和处罚等工作措施,强化市民安全守法意识。
追问
交通民警对非机动车、行人违法坚持严格管理,做到逢违必纠、必管、必教育。对于态度蛮横、拒不服从纠正,有妨碍民警执行公务甚至是袭警行为的违法人员,公安机关将坚决依法严格进行处理。
昨天上午10时,朝阳交通支队东外大队民警在纠正一起黑摩的违法揽客过程中,遭到摩的司机暴力抗法,不仅对民警侮辱、谩骂,而且在开车强行驶离现场时剐伤民警。最终,该摩的司机王常全因阻碍执行公务被朝阳警方依法治安拘留10日。
本市暂不考虑“绿马甲模式”
去年底,深圳交警开始代号为“绿马甲”的整治行动,专门查处行人闯红灯,行人闯红灯一律处20元罚款,不过市民选择穿“绿马甲”站岗半小时就可免于处罚,对此,市交管局副局长陈龙波表示,本市暂时不会考虑这种方式。
哪些行人和非机动车的行为将受处罚
行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10元罚款:
违反交通信号、未走人行道或者未按照规定靠路边行走的;
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未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设施的;
未被交通信号放行的行人进入路口的。
驾驶非机动车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20元罚款:
违反交通信号通行的;
在人行道、人行横道上骑行的;
行经人行横道未避让行人的;
未被交通信号放行的非机动车进入路口的。
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50元罚款:
进出停车场或者道路停车泊位妨碍其他车辆或者行人正常通行的。
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0元罚款:
行经交叉路口、环形路口、道路出入口或者进出、穿越道路未按照规定行车、停车或者让行的;
通过无交通信号控制路口未减速让行的;
行经无交通信号的道路,遇行人横过道路未按照规定避让的。
遇前方道路受阻或车辆排队等候、缓慢行驶时,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200元罚款:
违反规定进入路口的;
违反规定在人行横道或者网状线区域内停车等候的;
进入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行驶的。
相关措施
交管部门将全面排查、优化信号灯配时,将进一步解决信号灯存在的遮挡、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并对信号灯配时进行全面排查,经科学研判后及时进行优化调整,使路口非机动车灯、行人过街灯配时更加合理。
同时,根据行人过街需求进行相应改造,将原有的一次过街形式改造为二次过街形式,在立交桥下设立安全岛,确保行人安全出行。此外,针对较宽的路口通过增设多组信号灯,提高信号灯的识认效果。
增设过街通道
交管部门将完善交通设施,提升行人通过路口安全系数,深入摸排全市人流、车流密集路口和路段,从交通设施规范化、合理化、人性化角度予以完善治理。对存在标志标线不全或不清晰的进行增设和复划,确保行人及非机动车安全、便捷通过路口。
各交通支、大队对管界内路口全面开展了排查工作,围绕每处路口制定个性化维护方案,同时,积极协调建议有关部门在交通复杂的路口、路段增设立体过街设施(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等,为市民提供便利的通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