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意外收到一封技术性极强的文档——国际消费类(ICC)的白皮书,整份白皮书基本上都在写技术,在这便和大家一起解刨解刨.
和以往的白皮书一样,ICC的白皮书也是先介绍项目概述和愿景,在描述了相关技术、架构与核心,最后讲述应用与发币计划,看起来平淡无奇,但是当仔细看下来,国际消费链(ICC)分明就是唯链(VEN)与维基链(WICC)的综合加强新生代。
首先从追求目标上来看,三个区块链项目追求目标都十分明确:已在加密数字货币领域摸爬滚打近三年的唯链是旨在构建全球信息互通互联的商业生态,而WICC主打区块链应用,旨在利用区块链的特性解决传统行业的痛点,真正将区块链技术落地。而国际消费链(ICC)是希望构造一个既可以自我循环、也可以向外拓展的可信任分布式商业生态环境,通过建立基于区块链的追踪溯源体系云平台,完善基于区块链的信誉机制并应用,这不就是将唯链与维基链综合加强后衍生的长江后浪吗?
那么是什么支撑着国际消费链树立如此宏大的目标并一步步迈进的呢?这对于我们区块链是否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对此,笔者进行了规列整理。
首先是强大的技术保障:
1、ICC 用统一的ID来对对象进行标识,并将哈希保护之后的数据与 ID 进行 关联,来创建 ID 对应的对象数据; 并配合物联网技术实现目标数字化
2、ICC打造了全新的“主节点网络”,主节点是全节点通过一定量的押金才能加入,并通过共识计算来确定奖励减小价格波动,通过一系列拓展协议与非信任制的 Quorum来保证安全与效率。
3、在匿名性方面,ICC对 CoinJoin(匿名技术的混合技术)的进行了改进和扩展,开发出Darksend,除了拥有 CoinJoin 的核心理念,还在去中心化、使用链接实现强匿名、相同面值和被动先进的混币技术等方面强化,解决了通过账户可追踪资金流向的问题,增强了对中继链接和DOS攻击的保护,使用中继系统遮掩了主节点。
4、 ICC使用 InstantX 进行即时交易,保证点对点交易且无中心权威干预。
当然和唯链与维基链一样,这三个项目都面临着物联网时代的严峻挑战,比如传统的攻击技术在肆意破坏物联网设备,集中式架构成本过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VEN根据市场及用户现实需求,逐步发展出四个模块:VAC防伪模块,VAM资产管理模块,VSC供应链管理模块以及VCE消费体验模块;维基链通过对去中心化账本的不断保证,而国际消费链(ICC)所依靠的依旧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