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为国牺牲,我护你英灵——河南洛阳裴姓人家80载守护无名烈士记事

你为国牺牲,我护你英灵——河南洛阳裴姓人家80载守护无名烈士记事
2025-11-19

  新华社郑州11月18日电 题:你为国牺牲,我护你英灵——河南洛阳裴姓人家80载守护无名烈士记事

  周文剑、王永鹏、厉钢

  河南洛阳,嵩山脚下。

  一处名为佛光村的小山村依山傍水,宛如桃源。

  但在80年前,这里曾发生过一场激烈的战斗。战斗中,13名八路军战士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你为国牺牲,我护你英灵。”80年来,佛光村里的一户裴姓人家,用三代人的接力传承,守护着英雄英灵,铭记着那场胜利。

  壮烈

  1944年12月,日军进占位于嵩山抗日根据地中心的佛光峪,当地的佛光寺成了日军据点。

  由皮定均、徐子荣领导的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决定拔掉这颗钉子。

  1945年2月12日夜,佛光峪战斗打响。支队35团负责攻打驻守佛光寺的日军。战斗异常惨烈,一直持续到天明。35团8连的战士在阵地前与敌人展开了白刃战。最后,该连13名战士壮烈牺牲。

  “当年,21岁的裴麦闹是村里的支前民工,他亲眼目睹了这场战斗。”佛光村村委会主任裴世友介绍。

  13名无名烈士是掩护大部队转移的“断后人员”。部队撤退时,连指导员赵林恳请群众埋葬牺牲战士。

  “为了不负所托,战斗结束后,裴麦闹的四叔带着他和另外几名村民背起牺牲战士的遗体,把他们掩埋起来。”编剧何海江曾以裴麦闹的事迹为原型,创作了一出戏剧,讲述了这一历史细节。

  13名战士牺牲时没有留下任何能说明身份的物品,他们的墓地成为无名烈士墓。

  守护

  13名烈士静静躺在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见证着一代代村民耕作、放牧、开荒。

  时间久了,墓地周围荒草一片,甚至因水土流失,有部分尸骨暴露出来。

  裴麦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八路军是为国牺牲的,不能让英雄如此凄凉,他忘不了那一天惊心动魄的战斗,更忘不了自己曾背过的年轻士兵遗体。

  “爷爷先是在村里的帮助下,将13名烈士的遗体迁到如今的烈士陵园处。后来,他直接在墓地旁搭了个庵子,平时就住在那,方便给墓地栽树浇水。”裴麦闹的孙子裴伟超说。

  佛光村常年缺水,村中只有一处泉眼供村民日常用水。

  为了给柏树苗浇水,裴麦闹常常要去距村三四里外的水库挑水,每挑一担水都要来回走近一个小时。

  那年大旱,心系树苗的他天没亮就出门,挑着一担水不慎踩空,连人带桶滚下山坡,半天没有醒过来。直到村里人下地干活,发现他浑身是血躺在草丛里,才将他送到医院。

  几十年来,裴麦闹一有空就给烈士的坟头培土、铲草,给村子里的孩子讲皮徐支队的故事,引导孩子们赓续红色血脉,不忘抗日英烈。直至2013年因病去世,他已累计守墓数十年。

  临终前,裴麦闹最惦记的依然是无名烈士墓地。在与族人商议后,裴氏家族正式将“抗日十三无名烈士”写进了家谱,家谱上承诺:“愿世代相传、精心守护!”

  此后,他的儿子裴献周接过接力棒。裴献周与妻子每隔几天都会到烈士陵园转转,清理杂草、擦拭墓碑。每逢清明、端午等节日,都按当地习俗在墓前摆上祭品。

  到了2023年,裴献周逝世,他的儿子接过了守护墓地的职责。虽然平时在洛阳市内上班,工作繁忙交通不便,但裴伟超还是坚持每周驱车前往村里,风雨无阻。

  “烈士陵园就在我家窑洞的屋顶上,我一直把他们当亲人看待。”裴伟超说。

  铭记

  沿着佛光村的山路向上,在村子东北角的半山坡上,便是陵园所在地,陵园中86棵柏树郁郁苍苍。

  正中的烈士纪念碑上,“抗日十三无名烈士纪念碑”11个鎏金大字分外醒目。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从佛光村到洛阳,再到豫西,都有浓厚的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氛围。

  1996年,偃师市(现偃师区)人民武装部、国防教育办公室和佛光乡人民政府对烈士陵园进行了修缮。

  前往墓地的土坡换成了石阶,墓地周边也进行了绿化,地上的碎石换成了大理石,本来不甚规整的烈士墓,也被统一移到陵园深处,整整齐齐一字排开。

  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在各方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曾经由裴麦闹老人独立打理的简易坟茔,如今已是占地千余平方米、初具规模的烈士陵园。每年都有上万名群众前来扫墓、瞻仰。

  对于佛光村的村民来说,抗日十三无名烈士陵园更是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每到清明节、八一建军节等特殊时间节点,村民都会自备笔墨纸砚,书写标语横幅,张贴在通往烈士陵园道路的墙边。

  沿路而上,整面墙上贴满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万岁”“先烈建奇功、丰功垂千古”等村民自拟自写的文字,绵延数十米。

  一片赤诚、满腔热爱,扑面而来。

  13名烈士当年所属的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如今已是武警第二机动总队某部。

  就在今年4月份,该部成功寻根,来到河南洛阳偃师,在抗日十三无名烈士墓前缅怀先辈、告慰英灵。

  “我们已经和佛光村拟定了10条共建措施,未来会在乡村振兴等多方面展开紧密的合作。”武警第二机动总队某部徐正玉说,“我们将在这里书写‘军民同心、其利断金’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冯粒】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也可通过邮件或页面下方联系我们说明情况,内容由观察者号注册发布,中国经济观察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个人、组织不得利用平台发布任何不实信息,一切法律后果都由发布者自行承担。

内容右侧1
内容右侧2推荐新闻上

推荐新闻

内容右侧3 精彩图片上

图片故事

内容右侧1
内容页右侧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