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说公司,论公司,大话公司今天谁来说?经济之声评论员杨春阳今天点评的题目是:2013中国经济,拒绝平庸。
杨春阳:被称为转折之年的2012年,离我们而去,这一年全球经济的温度很低,被称为黯淡的一年,但全球的公司依然活跃,在年度的财经新闻里,公司的传奇和公司的动人故事从不缺乏。我看到平安证券有位分析师的观点认为:“没有企业资产负债表支撑的经济回升难以持续……”。确实,每一家公司都在为新一年的经营和发展,寻找新的动力;每一家公司都不会甘于平庸,在全球经济的下行期间,都在力争上游而不是随波逐流。因为平庸的结果,是经济发展的停滞。我们的近邻日本的经济,号称经历了停滞的二十年。可是二十年前,日本已经成为发达经济体,它有本钱、有条件与迟缓、甚至停滞的本国经济去耗时间,但我想,中国眼下没有这样的本钱,去坐视经济发展的迟缓和停滞。对于中国经济和中国的公司来说,迟缓和停滞就是灾难。
所以,2013年的中国经济,必须拒绝平庸。坐视平庸,等于放弃机遇。对此,有的公司动力无限、信心十足;有的公司冷静观望等待时机;也有的公司前途迷茫,不知路在何方。要想让中国经济、让中国公司在2013年远离平庸,作为一个财经媒体人,我想到下面几个方面的角度来和大家一起探讨:
首先是宏观经济的作为,这仍然是观察和判断2013年中国经济走势的一个关键的切入点。而每一家公司的生存状态,离不开国家宏观经济的大气候。这让我们想到最近几年,中国宏观经济中的几个重大命题,比如转变发展方式、结构性的改革和调整、突破体制制度性因素的制约……,这些更多的是政府的职责,它要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民众的期待,民生经济的满意度,是测试年度经济的重要指标。今年,中国的劳动力将超过10亿人,专家们认为,这是中国劳动人口的峰值。为十亿人寻找就业和工作的出路,那是个浩大的工程。此外,现在都在寄希望城市化作为下一步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可是我们也看到,一座城市再美好,如果打出租车非常艰难,这座城市的品质和美誉度会很受伤害。所以,民生的期待、民众的满意度是衡量明经济好坏的标尺。此外,相关的住房政策、分配制度的改革……, 2013年,在这些方面只要有所突破,在这些事情上有新的进步和努力,都会产生不同凡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