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承担着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严厉打击违法犯罪,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职责。建立和谐的警民关系是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处理好警民关系,民警需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越乡警务管家”主动深入基层,到群众中去,与人民群众良性互动,并积极引领人民群众参与到和谐稳定社会的建设中来,成功的推动了警民关系的积极健康发展。
警民关系不容乐观
警民关系紧张,首先表现在警民之间的感情日益疏远,我们所维护的警民鱼水情的模式逐渐被打破,部分民警自身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的观念并不明确,甚至以权谋私,徇私舞弊,败坏了人民警察的形象,伤了人民群众的心,更损害了警民关系。
其次,部分群众对公安机关的信任度不高,对警察执法配合与支持不够。一些群众对警察的执法权威、执法水平和能力不满意,对公安机关破案能力信心不足,对于警察有抵触心理。在警察执法时,遇到和自己无关的事情常常抱以冷淡态度,甚至有警察在执法过程中遇到违法犯罪分子抵抗时,不是看到现场群众百姓挺身相帮,而是及以“警察打人”的噱头引来其他群众围观的现象,使警察执法办事的阻碍进一步加大。近些年发生的王文军案,硕士生嫖娼案,山东辱母案等案件都是典型例子,使警察在百姓心中公平、勇敢、正义的形象在百姓的心中逐渐弱化。
警务管家深入群众
毛泽东曾经说过一切实际工作,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越乡警务管家”就是让警力下沉,让人民警察深入群众,深入基层,能倾听到百姓的心声,切实掌握了解群众的情况,着力解决百姓的困难。为扭转这种不和谐局面,改善好警民关系,让警察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更好的维护社会稳定治安,浙江省嵊州市公安局局长李连仁自上任后,就亲自抓起了转变警察在群众中形象的大工程:“店小二式”服务群众、“最多跑一次”便民服务、“一键找民警”等等,嵊州市公安局‘“越乡警务管家”专项工作也因此诞生。
图为李连仁局长下基层调研社区警务工作推进情况
利用现代网络与科技手段贴近群众,通过微信“嵊州警方”公众平台,让百姓“一键找警察”。此外,还研发了“民警个人工作平台、钉钉工作群、巡逻防控实时监控”等软件,打造了具备“警务工作自动推送、待办业务自动提醒、数据统计自动生成”等功能的智慧社区警务工作系统,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帮助。
通过实行全市范围内推行“一村一警”警务机制、机关民警夜间下基层巡查、机关单位协助派出所提审等制度,推动机关警力向基层派出所一线下沉。树立“社区即是防区,警务即是服务”理念,每个社区行政村设立警务室或驻警点,并以驻警点为支撑,推行“意见收集”与“预约上门”两大机制,社区民警每周下社区工作时间不少于3天,并有一日夜间集中下基层,同时,积极实施 “错时工作制”、“弹性工作制”,力争做到“群众休闲我服务,群众需要我在岗”,真正打造“家门口的派出所”,做到“门常开、灯常亮、人常在”。“一村一警” 以综治网格化平台为依托,全面推行“一村(社区)+一警”的警务工作模式,在基层派出所民警包片联村的基础上,再选派局机关民警下沉行政村,确保全市480个社区、行政村均有驻村民警。这些都适应了公安工作的群众性特点和警民关系建设中公安主动性要求。
警民关系初获改善
2017年1月以来,嵊州警方先后在全市13个派出所探索实践以“越乡警务管家”为支撑的社区警务工作新模式。通过大走访零距离服务群众,全时空守护社区的努力工作,不仅实现了刑事治安警情下降58%,刑事发案下降53.4%等犯罪率的下降,还使警民熟悉率、群众安全感“双提升”,今年一季度,群众安全感上升到98.3%,满意度上升到97.2%。
谷来所民警吕赛锋表示,通过一段时间的走访任务,特别是通过“一键找民警”功能抓获了一名犯罪嫌疑人过后,对走访、对基层基础工作也有了新的认识,也完成了从最初的“被动走访”到如今的“主动走访”的转变。“近期,许多群众对我们的工作越来越满意,态度也在慢慢转变。警察与群众之间的理解信任也在加深,确实为接下去的走访增加了信心和乐趣。”
三江派出所自招录警务助理以来,能充分发挥警务助理作用,警务助理结合采集员、调解员、服务员等“三大员”职责,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全力配合社区民警开展各项社区警务工作,其中,6月19日,在辖区圳塍村警务助理张国军在信息采集过程中抓获网上逃犯一名:6月30日,桥里村警务助理施进军在辖区内盗窃案件发生后,依据视频监控开展排查,成功抓获一名犯罪嫌疑人。
6月26日起,剡湖派出所依据党委会提出的要素管控承包制管控要求,对辖区所有要素管控单位在全所民警范围内进行再分配。6月28日剡湖所民警袁益梁在检查自己承包的百兴旅馆时,发现冉某用他人的身份证进行登记住宿,后进入冉某居住的房间,发现桌子上有18张身份证,12张电话卡,遂将冉某和同房的陈某口头传唤到剡湖派出所,经审查,冉某和陈某涉嫌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现案件已移交经侦、刑侦部门共同侦办。
“越乡警务管家”自实施以来,社区群众真实的看到了警察在实际工作中帮百姓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人民群众对人民警察的的信任与支持不断攀升,人民警察对人民群众服务的热情与乐趣也在与日俱增。“越乡警务管家”在一定程度上对警民关系起到了很大的改善作用。
在采访警务管家事迹时,住在江滨某小区住户竺某夫妇告诉记者,因隔壁邻居董某养的小狗叫声多次扰民,自己多次协商未果,并引发了更深的矛盾,就因为这样一起纠纷,拖了一年多不说,后来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找到了警务管家周显权,想不到周警官马上联系了我们双方当事人,问了我们的诉求,发现症结就在狗的身上。于是,他三番四次找董某做工作,最终说服董某将狗送往乡下寄养,我们双方被周警官的真诚打动了,大家握手言和,并让我们增加了邻里之间的感情,警务管家真的好!
图为周警官为调解邻里纠纷到社区干部处了解情况
当地政府大力支持,强力推动警务管家
从警务管家推广以来,社区警务一系列活动不但深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嵊州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并以两办名义于2017年6月13日专门发文《关于加强'越乡警务管家'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建立以市公安局为主,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积极配合的分工协作体系,乡镇(街道)加大资金支持,加强组织保障,将越乡警务管家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社区警务各项工作正常开展。三江街道、甘霖镇政府首先积极响应,其中三江街道党委政府率先拿出215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建设警务助理队伍,甘霖镇政府全力支持“越乡警务管家”活动,拿出100多万专项资金,用于警务管家的资金保障。同时嵊州市委宣传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定期在报纸、电视新闻、自媒体等开辟专版,选树优秀典型,并以讲案例、演小品和微电影等多种形式为载体,广泛组织曝光广大群众参与度高的文艺下乡活动,配合市公安局做好社区民警的推介和展播,形成“党政力推,群众力捧”的良好宣传格局。
未来发展成竹在胸
嵊州市公安局今后将进行“管家之星”评选活动,深入推进“越乡警务管家”建设,增强社区民警归属感与荣誉感,调动社区民警工作积极性,提升工作效能,全面推动促进基层基础和治安防控工作。
嵊州市委常委,李连仁局长告诉记者:“在警民关系建设上永远没有一劳永逸,我们必须时时保持高度的警惕和敏锐的警觉,始终把警民关系建设摆在全部公安工作的战略首位,打好主动仗、在发挥主要作用上下功夫。
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人民群众共同努力,建立“警爱民、民拥警,警民一家亲”的新型警民关系,更好的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与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 (王林、倪凤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