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华能新能源(00958.HK)公布中期业绩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截至2016年6月30日, 公司上半年收入49.143 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同比增长2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8.069亿元,同比增长59.4%,每股盈利为0.1857元。据华能新能源负责人介绍,上半年华能新能源新增项目回报率水平显著提高,经营业绩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同业优势突出,抢抓光伏新机遇】
2016年上半年,华能新能源完成总发电量10,337.3吉瓦时,同比增长31.0%。其中风电总发电量同比增长31.2%;太阳能总发电量同比增长26.1%。值得注意的是,同行业龙源电力(00916.HK)公布上半年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为980小时,华能新能源则逾一千小时,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太阳能利用小时数为805小时,同比上升50小时;截止六月底,公司取得4个风电项目的核准,容量共计370.0兆瓦。
对于新能源界当前发展速度最快的太阳能光伏,华能新能源抢抓光伏发展机遇,于2016年上半年完成190.0兆瓦光伏项目的投产,规避了电价下调风险,其中武汉硚口蓝焰物流园3兆瓦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实现了公司在湖北省的突破。
在新增装机布局方面,华能新能源优势明显。
据华能新能源历年年报数据显示,在近几年间,公司在风电标杆上网电价最高的第四类资源地区累计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占比已大幅提高,同时减轻三北地区风电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比重。预计2016年全年计划新增装机容量全部位于第四类区域,新增装机在保持规模增长的同时实现结构调整。
近日瑞信发布研究报告,认为华能新能源7月52%的总发电量增幅远高于龙源的18%;花旗发布研报指出,公司7月总发电量增幅远高于可比公司,主要由于风况提升及新增装机容量大多位于不受限电影响地区。
【行业政策刺激,新能源仍处历史性战略机遇期】
中电联预测2016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2.5%左右,预计全年电力消费增速高于2015年。用电形势与上年相比有所好转。
公司管理层表示:“国家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决心十分坚定,为新能源产业进一步提高资产整体质量和竞争能力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行业发展仍处于历史性的战略机遇期。”
十三五能源规划出台在即。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何勇健透露“建立一个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是此次规划的目标。”政府以往强调支持风电和太阳能的长期需求,此次规划推出预期将促行业调整;同时,国家能源局促进风电消纳及保障性利用小时数等政策密集出台,凸显解决限电问题的决心。
下半年,随着相关政策出台,限电问题存在较大的边际改善空间,市场对于风电板块存在预期差,尤其龙头标的颇具投资价值。
【效益突出,多家大行给予买入评级】
与同行业公司相比,华能新能源主营风电业务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辽宁、山东、云南、山西和贵州。在限电最为严重的甘肃没有风电装机。在限电比较严重的新疆,大部分装机靠近哈密至郑州特高压输电通道,受限电影响较小。
国家能源局公布统计数据,中国上半年风电上网电量约1200亿千瓦时,同比增23%,弃风率升至21%,同比上升6个百分点。而华能新能源上半年限电比例仅为12.8%,继续保持行业最低。值得一提的是,华能新能源在限电严重地区开展风电大用户直供电等市场交易,主动减少弃风限电损失。
据公司管理层透露,公司未来将加强电价政策研究,提前锁定资源好、电价高、项目投资收益好的区域的前期储备项目,加快优良资源地区项目的建设,确保公司效益最大化。
另,据公司管理层介绍,2016年公司采取的增收节支措施有力,各项成本控制有效,平均融资成本同比降幅明显。上半年公司成功发行绿色公司债券人民币11.4亿元,是央企范围内首单绿色债券发行。
进入七月以来,德意志银行、招商证券 、中银国际证券、交银国际证券、美银美林等多家大行及券商纷纷给予华能新能源买入评级。
花旗近日的研报中,同时认为目前公司估值较低,重申买入评级并推选为中国风电板块首选。中银国际研报提出在利好政策支持下,华能新能源利用小时数在下半年有望得到进一步改善。中金公司认为华能新能源继续维持 2016 年和 2017 年盈利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