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提到孩子,往往能碰触到大家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而虐待儿童事件的屡屡发生,特别是一些父母长期虐待孩子,甚至将孩子打死的案件的发生,让人难以接受,谁来拯救在无助与恐惧中度过的童年?怎样有效震慑虐待子女行为的父母,让他们住手?!
稍稍让人感到欣慰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已经启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专项调研,为扩大虐待罪的主体范围提供论据,专家呼吁,当前法律架构下,应以故意伤害罪严惩施虐者。
开水烫脚、擀面杖殴打,因与公婆关系不和,29岁的蔡亚珊长期虐待6岁的继女小云,直至孩子生命垂危被送医院抢救,医生报警。今天(30日)上午,蔡亚珊因涉嫌虐待罪在北京朝阳法院接受了审判。所幸小云经过救治已经恢复了健康,随奶奶生活。而5岁女童申潇然已经永远离开了,最高人民法院将她的悲惨遭遇作为典型案例发布,虐待潇然致死的继母李艳勤被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最高法刑一庭副庭长薛淑兰:抚养过程中,她(李艳勤)经常对这个孩子进行打骂,最后打得这个孩子肠管破裂,致感染性休克死亡。因为是虐待继子女,社会上对这个案件广泛关注,引起的民愤比较大,但她有一个抢救被害人的行为,最后法院还是依法对她判处了死缓。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认为,最高法发布案例传递的信息就是,对虐待儿童的案件要从严从重处罚,否则不足以威慑犯罪者。
佟丽华:我是非常赞同对虐待孩子,导致重伤死亡的案件按故意伤害来定罪处罚的,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父母意识到孩子也是独立的主体,也要受到强力的保护,即使你把自己的孩子打死、打伤了,也要面对严厉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