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平安普惠维C行动,防范金融风险—— 谨防假冒网贷客服
3月18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强调,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不断巩固和发展,当前要防控生产两手抓,要提高复工复产效率。然而,在产业链紧密连接的情况下,上下游没有同步复工,给企业经营带来压力。复工复产需要流动资金,相较于大型企业的资源动员能力,中小企业所受影响将更为明显。正值小微企业犯难的时候,各类诈骗团伙盛行,使出各式招数,让这些小微企业雪上加霜。他们甚至冒充各大知名金融平台,谎称给这些小微企业主进行授信,进行恶意广告短信、电话的推销,骗取各类不正当费用。
平安普惠近期陆续接到客户举报,有不法分子用“平安”或“平安普惠”的公司名义打擦边球进行行骗,总结下来主要体现在仿冒电话诈骗及社交账号诈骗两类:
1. 网络上的虚假客服电话,标题与正规官方显示的明显不同“平|安普惠全国人工服务中心”,而诈骗电话会以地方区号开头,比如0755-89828987。
2. 假冒业务员通过个人QQ号、微信号的方式,伪装成平安普惠的工作人员实行诈骗。他们声称可以给用户授信数万额度,但要拿到这些额度,需要缴纳押金、工本费、解冻费等费用。如果轻信这类诈骗分子缴纳费用的话,资金便石沉大海。
对以上诈骗方式,平安普惠温馨提示,遇到以下几种情况务必提高警惕:
1. 谨防在放款审批通过前预先要求客户打款或支付任何名目的费用;
2. 谨防要求客户以增刷银行流水、“汇款走账”等方式提升信用;
3. 谨防虚假客服电话——以平安普惠为例,客户接到的官方电话号码仅有两种,贷款热线10100000以及客服热线4008580580;工作人员不会对外直接使用“中国平安”、“平安集团”、“××银行”名义进行咨询服务。
为响应今年全国银行业保险业“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活动,平安普惠进行了专项调查,收集客户最关心的315金融防诈骗话题,而排名首位的便是“最新套路:疫情期间的金融骗局”。为此,平安普惠制作了“防诈骗小课堂”的短视频,通过员工朋友圈、官方抖音号、官方快手号、好看视频等途径上线,特别提醒消费者“贷款须辨清真伪,轻信后果很严重”。平安普惠也期待通过多样化的“维C行动”让金融消费者感到“温度”,认同理念,进而实践。
平安普惠 “防诈骗小课堂”短视频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