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昭通,一条已经通车12年的二级路,平均日交通量接近10000辆,路面已出现病害现象;在临沧,部分农村公路里程长、等级低,“晴通雨阻”现象较为突出。这不仅不利于交通通行,更为重要的是还存在一定的交通安全隐患……无论是承接省际的二级路,还是农村百姓生活离不开的乡村公路,都被代表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也是他们上会要提出讨论的重要问题。
日前,省人大代表宋万永、董大琼分别提交了《关于加大昭麻二级公路养护管理经费投入的建议》和《关于给予临翔区增加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补助的建议》。他们十分关切公路养护情况,并认为在注重修路的同时,更需要重视道路养护工作。
昭麻二级公路管理也必须跟上
全长93.5公里,已通车12年的昭麻二级公路,早已超期服役,原来的设计行车量已远远不能满足现在的交通流量需求。现在日交通量高峰时段已达18000辆左右,平均日交通量接近10000辆,严重超过了昭麻公路的设计通行能力。再加上近年来的一些自然灾害,更进一步加速了对路面的破坏,养护压力极大。
宋万永代表了解到,该段公路每年的计划保养费用为280万元,这点资金就连维持正常的保畅工作都不够。公路管理部门除了日常的路面、路基、边沟的养护外,只能对重点路段影响行车安全的坑塘、沉陷和大的裂缝进行处治。
为此,他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大昭麻二级公路养护管理经费的投入力度,进行彻底大修,以确保道路的安全通行,提高道路的运输能力。不仅如此,宋万永代表更希望增加养护管理人员配置,提高管理水平,加大管理力度,“有资金,管理也必须跟上。”宋万永建议,道路的修建固然重要,但更应注重建成后的养护。
临沧农村公路有人管但钱不够
临沧市临翔区管养的公路里程为1431.729公里。其中:地方管理省道71.041公里,村道517.734公里等。2012年下拔的养护补助为480万元,区财政配套288万元。近年来,在上级支持下,临翔区新建了多条农村公路,极大地改善了周边群众的出行条件,促进和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董大琼代表告诉晚报记者,由于临翔区地处山区,所建农村公路里程长、等级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雨季水毁较为严重,“晴通雨阻”现象较为突出。加之近年来养护成本增加,造成养护经费严重不足。现在的局面是全区存在部分农村公路有人管理,但却缺乏资金投入。
董大琼代表说,由于养护补助不够用,近年来的农村公路管养,只能靠发动老百姓“凑份子”
解决,可这点力量只是杯水车薪。为加大对农村公路的管护力度,使临翔区的公路管养上水平,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董大琼代表建议相关部门每年再给予增加公路养护补助资金400万元,明确养护农村公路的主体,把来自专项经费的每一分钱都落实到农村百姓的出行问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