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观察网讯)污水与污泥是一对长期处于厚此薄彼关系中的“双生子”。 污泥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病原体和细菌,目前没有得到妥善处置。由于投入资金少、政策不明晰、责任主体不明确、意识落后等原因,污泥处理处置一直处在“边缘”。污泥流出污水厂后被随意弃置,二次污染形势严峻。
“十二五”期间,污泥处理问题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根据《“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拟新增污水处理及相关投资额约4300亿元,其中污泥处理和处置设施投资347亿元,全国规划范围内的城镇污泥处理处置规模为2500万吨/年,折合为干泥518.13万吨/年。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建设和投资中都长期忽略了污泥问题,未处理的污泥量达到80%以上。可国家的投资的重点还是放在了污水之上,而非污泥之上,所以资金缺口非常大。以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污泥处理处置投资约占污水处理厂总投资的50%-70%,有的国家和地区该项投资甚至可以达到污水处理设施投资的1.7倍。污泥处理处置设施方面的投资要达到347亿元。该项投资只有“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规划建设规模投资(4300亿元)的8.1%,与国际趋势相差甚远。我国在污泥处理处置资金筹措方面不够明晰,那么我国污泥处理处置主要的资金从何而来?因此“十二五”期间以市场为导向的投资将会成为主流,可能成为一个新的投资拉动时代。大量的资金会通过资本市场进入到污泥处理市场,其中就包括私募股权投资。
作为一家以股权投资与项目管理为主的本土专业性投资管理公司,鼎盛恒辉率先推出国内首创生物污泥处理基金——山西某生物发展基金,其业务主要收入来源于两个部分:一是政府财政转款以每立方污泥200/元的价格购买处理污泥的服务,即将建成日处理700立方的标准化工厂(每年约5000万);二是处理污泥后的副产品为蚯蚓和蚯蚓粪,这是市场上极为受欢迎的产品,售价不菲(每年过亿)。此项目符合鼎盛恒辉发展战略,紧抓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大力促进环保新兴产业发展的契机,大力拓展相关环保业务,积极延伸环保产业链。作为国内率先投产运行的污泥处理的项目,必将有利于鼎盛恒辉迅速积累污水污泥处理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经验,积聚和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才,为进一步拓展其它城市污泥处理项目提供有力保障,奠定了鼎盛恒辉在污泥处理领域领先的市场地位,促进了在该领域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鼎盛恒辉环保业务结构也得到进一步丰富,有利于提高环保业务的营业收入,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增厚公司业绩,符合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利益。